將世界的‘真相’說的差不多了后,貝蒂開始介紹起他們身處的這個地方。
編號1001的訓練場是專門為帝**事學院進行考核的場地,針對指揮系、駕駛系以及作戰系幾個學科,貝蒂就是駕駛系的學員。
“學員們會被送到訓練場的中心區域,留下基本的裝備后,學員們需要在一定時間內離開這個訓練場,只要能夠順利抵達‘終點’,就算是合格了,具體成績則根據耗費的時間來計算。”
伊森點了點頭,這點并沒有讓他感到難以理解,也知道了這個世界為什么有明顯的‘層次劃分’。
最開始的平靜之海環境相對和平,學員們可以在這個地方進行適應,然后開始揚帆起航沖擊下一片海域,也就是伊森目前身處的這個區域。
在這里他們可以進行一些實力積累(主要是針對艦船的升級),然后在裝備達到一定要求后進入航路,穿過第二片風暴海域,抵達最外圍的奇跡之海。
這一路上越來越復雜的海況,在考驗學員們的駕駛以及指揮能力之外,對于戰斗能力也有著相應的要求。
“你們都是數名學員組隊參加考核嗎?”
貝蒂沒想到伊森注意到了這一點,不過這沒什么好隱瞞的,直接點了點頭:“這也是計算最終成績的一項參考標準,在開始考核之前,會確定學員是組隊進行還是個人進行。”
個人進行會比組隊獲得更高的綜合評價,基本上拿到高分的學員都是個人完成考試的,因為這意味著這名學員在駕駛以及作戰兩個方面沒有明顯的短板。
不過指揮系的學員想要拿到高分,就一定要選擇組隊進行,否則他一個人完成的再好也只能拿到及格分數,因為考驗指揮系學員的指揮能力的一項參考標準,就是團隊完成考核的速度以及團隊成員的狀況。
如果出現隊員死傷,那么成績就不會太好;如果團隊死光了就剩指揮官一個人出來,那不但拿不到合格的成績,甚至還會進行追責,輕則退學重則上軍事法庭。
這些事情伊森也就聽了個大概,他對于這些細節的興趣不大,他在意的是另外一件事。
“這個訓練場,最外圍是不是有一層能量場?”
“當然。”
訓練場的外面是一層能量場,起到部分大氣層的效果,除此之外還有很多其它的功能,比如讓天空看起來更像是一個真正的天空;還能保證內部的人不會隨便脫離這個地方,保證外面的人沒法隨便進入這里。
“能量場還可以制造對應的天氣狀況。”
這就是為什么天上的蓋子和云層幾乎處于同一個高度的原因,因為各種天氣效果都是這些能量場制造出來的。
伊森想了想,又問出了一個更重要的問題。
“那么出口呢?”
既然是訓練場就不會是完全封閉的設施,起碼得有一個進出的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