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此之外,托尼主要是在研究反重力技術,準備把這個技術應用到普羅米修斯號上。
“其它的像是可以自動修復損傷的納米外殼就不用再介紹了吧?”
“這些就不用說了。”
至于內部居住環境的改造,伊森就不更不在意了,伊森表示只要保留住標準的居住環境就可以,畢竟伊森可以把那個擁有小島的單獨空間‘移植’到普羅米修斯號上,所以船員不用擔心沒有足夠廣闊的空間讓他們放松玩耍。
“除了這些標準改造之外,我還會在普羅米修斯號上安裝空間跳躍設備,不過有個問題需要和你說明。”
“什么問題?”
“那個空間跳躍裝置,只能在這個宇宙使用。”
托尼是從星爵那里得知這個情況的,米蘭諾號上的空間跳躍設備在伊森生活的那個宇宙不能使用,而托尼手里掌握的同樣是這個宇宙的空間跳躍技術,自然也沒有辦法在那個宇宙使用。
“所以我想問的是,還要在普羅米修斯號上安裝嗎?”
“裝上吧。”
伊森倒是沒有想太久,這個設備并不會占用太多空間,更關鍵的是他需要一個更明確的參照物,到時候方便與那個宇宙的空間跳躍裝置進行對比——也許只需要稍微改一改,就可以在那個宇宙使用了呢?
當然這是最好的結果,最差的就是兩個跳躍技術南轅北轍完全不可能兼容,不過這也不算什么。
最后談論的則是武器裝備,普羅米修斯號是一艘純粹的科學考察船,飛船本身是沒有任何武器裝備的。
托尼在不影響船體本身結構的前提下,在普羅米修斯號的前端上部安裝了一門隱藏式的主炮,以及無數隱藏式的‘副炮’。
除了主炮只能向著正前方發射之外,其余的‘小型副炮’可以針對船體周圍任何角度任何方位的敵人發動攻擊。
額外還配備了一定數量的飛彈,因為空間有限載彈量不多,所以這些飛彈的威力都很大。
除此之外,普羅米修斯號上也沒有什么能量罩之類的防護措施,所以托尼掌握的各種標準防護技術也全都要安裝一套。
這么一番改造下來,普羅米修斯號內部的空間變得擁擠了不少,原本可以停放數輛運輸車的倉庫,因此而被壓縮變小了許多。
好在伊森并不需要在飛船上攜帶這種車輛,對他的影響倒是不大。
“我還結合了傳送魔法技術設計了一種類似牽引光線的設備,可以讓飛船在沒有降落的時候直接將地面上的人接上來,或者投放下去。”
不過托尼想到了伊森的魔法實力,以及這種技術更適合不方便降落到星球表面的大型飛船使用,就沒有真正的將這件裝置制造出來,只能隨口和伊森說上一嘴顯擺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