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憐出版社的墨痕、網劇公司那邊,感覺拍得用心,現在終于得到市場承認,獲得極佳的首映成績,甚至還來到白純這里報喜,想第二天來個“《法醫》得到原作者夸贊,細致場景深獲原作迷欣賞“”之類的新聞。
哪曾想,白純只是輕描淡寫地回了句“家里有事,以后有時間再看”的消息,直讓人吐血無比。
好吧,你白忘機牛批,好,你怎么任性都行!
……
白純雖然沒再追劇,但也偶爾看看其成績如何,發現在熱劇榜上,這部劇一騎獨塵,竟然把另一部古裝大投資宮斗戲,都給虐了,頓時就知道自己荷包又要鼓起來了。
果然,這樣一部“小投資”的《法醫》,擊敗強敵,直接就讓相應的銷量劇增,聽墨痕所說,明明上架前,出版社已經印了大量的實體書存著,但依舊在短短幾天內,存書全部清空,機器24小時加印,都擋不住網上下單的熱情。
畢竟,三本《法醫》系列,一脈相承,喜歡這個系列的正版讀者,只要買了一本,其他兩本也很快在下單之列。
這讓出版社對白純愈加重視,簡直要當成臺柱子了。
以至于,連給白純的提成,又從一本一塊3,漲到了一本一塊4,明顯是想維系關系,生怕白純被其他的出版社勾搭了去。
其實又何止是出版社?
娛樂圈里,才最是震動。
這幾年,流量為王的時代已經開始沒落,但還沒有徹底死亡,依舊是圈子里的主流,各個影視公司,還沒有找到新的出頭之路,手里最值錢的,依舊是那些流量明星。
可流量明星也不好過啊!
都市劇已經被拍爛,也體現不出逼格,古裝宮廷劇才是主流,不僅能顯出“大投資、大制作”,也能肆意添加其他因素,讓自己顯得高大上,獲得喜歡這些的粉絲流量。
偏偏現在觀眾口味已經被養刁了,披個古裝,就在那說自己是歷史正劇的垃圾片,已經越來越受到觀眾鄙視厭惡,甚至經常招至觀眾舉報。
每次舉報,都是大新聞,艱難度過,耗費巨大且不說,名聲也臭了。
花費巨大拍出來的劇,竟然還常常賠錢?
賠錢不說,費心從其他渠道彌補就是了,可是這樣的劇多拍幾部,眼瞧著自己牌子慢慢砸了,那真是慢性死亡,指不定哪天就像那些流量明星一樣,徹底被觀眾打進黑名單,永無如頭之日。
在這樣的情況下,跳出個《法醫》這樣的異端,小投資、大回報,質量、商業兩開花,妥妥的一流投資,哪家影視公司能禁得住這種誘惑?
兩家已經買到版權的公司,自然加大重視。
其他沒買到版權的公司,也沒氣餒,不止看上了《法醫》可能存在的第四部,連《法醫1》那些沒被拍攝的劇情,都動起了心思。
這些劇情,未必能組成一部新劇,可再找些個編輯修改添加,也是能換個新名字,做個新劇本的嘛!
《法醫1》似乎,又帶起一股法醫式的“刑偵”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