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嘿嘿,我只是有點奇怪。”趙海憨厚一笑,快步更上。
依舊是那天的山門,白玉一般的長長階梯下,一道石頭雕刻的大門,卻未有布置大門,只能稱作山門的地方,小和尚悄然攔住了一個狼藉漢子。
“讓開,小屁孩,我要見你們方丈?”狼狽大漢喝道。
小和尚一真嘻嘻一笑,任憑大漢如何沖撞,都被巧妙攔住,“前面乃是佛祖道場,可不歡迎衣裳襤褸,還一身血腥殺伐之氣的人。如果你不想吃些苦頭的話,本大師勸你還是速速下山去吧。”
“下山?怎么可能,如果你們佛祖真的那么靈驗的話,我就更不能走了。”大漢撲了三下都被一真攔住,伴隨一股柔力,踉踉蹌蹌退了好幾步。
一真冷哼一聲道,“這里修道之地,乃是佛祖的道場,如果你求道大可來。如果想要佛祖給你報仇或者伸張冤屈,一切果都因為因緣際會而起,不要佛祖顯靈,便是寺中長老也不會見你的。”
“你們……不是慈悲為懷嗎?”大漢瞪大了眼睛,難以置信。
“阿彌陀佛!”一葉也在此刻到了,聞聽山門前大漢的話,上前一步,“這位居士,所謂慈悲并不是這樣的,狼會吃羊,如果我們擅自將狼干掉的話,羊就會無人制約,從而泛濫,將一切草和樹,能啃食的都啃食干凈。究竟是那一方為善,那一方為惡,誰來批判,是伸張正義還是罪惡擴化,人都是利己的,所以修道才會遠離塵世。正義也好,復仇也好,只會引起混亂與罪惡的連鎖反應,并被超然無限擴大,難以承受。”
“你們……這是什么道理?”漢子被這一通話給惹怒了。
一葉搖了搖頭道,“這是我教的教義之一,為尋超脫者必先超脫視野。當今三教中,即使行事詭異而又激進的明教,也鮮有插足江湖恩怨當中。”
“這……”大漢搖了搖頭,心中卻開始理解所謂出家了。
一葉眼中閃過一抹遺憾,“阿彌陀佛,居士若是覺得心神難以安寧,不妨讀一讀佛經,雖然無法為你提供幫助,卻能夠為你祛除一些心底煩惱。”
這個世界上有光的地方就必定有暗,有勝也就有敗,有愛必有恨,所有都不能事事如自身所愿的都與所愿的,彼此之間因果相連,無法被分離,也無法被消弭,而最好結果就是從根源上消解。
他開始想象佛祖或者擁有阿彌陀佛果位的那位存在,很可能是存在的。沒有那樣的視野,很難想象得出,這樣的教義,并設置一重重的考驗。
沒錯,的確是考驗,與現實不同,教義并非如物理法則一般,不可違背的。只是明明已指明捷徑,卻擅自違背,只會讓自身因果糾纏,就像落入蛛網一般,在連鎖反應之下,最終寸步難行。
或許局中之人會難以接受,甚至排斥,無法理解其含義,待到深陷其中,直到某一日“放下屠刀,立地成佛”才能理解,但本質就是這么難以令人接受,即使他明白這是超脫,但因為他本身還游離局中,尚存善惡之念,還是有些抗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