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演員轉過來的導演,一百分鐘的電影,拍攝出來都是好幾個小時的素材,然后慢慢一點點的剪,能夠感受到專業領域的不夠自信。周樂則是展現出了讓人難無法理解的自信心,給人感覺他腦子里已經有了一個完全體的版本,且不需要在剪輯過程中自我糾正,從他開始后期剪輯,不對,是從他開始拍攝就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
如果不是后期配樂和一些配套的后期服務,單純是剪輯,周樂用了不到一個星期的時間,便將這部戲剪成了他想要的樣子,并且以非常強勢的狀態,就給這部戲定義到了16集,按照國內的電視劇一集時長,他都不需要去加入一些素材,只需要以40分鐘左右的長度去剪,便可以拿到至少20集的成品內容,很多人都勸他還是要尊重市場,他的回答很簡單,我要尊重內容。
第一集,就在男主角離開女主角乘坐飛機去戰斗這里截止最好,如果往前雖說可以放到男主角去找女主角,女主角正在急救病人,也還可以,但總覺得不夠完整。
在周樂腦海中的版本,他覺得每一集的結尾,都很恰到好處,也是根據目前的劇情最適合的選擇。他知道電視劇賺錢不要光看著首播和次輪賣出的價格,那太狹隘了,這部戲會顛覆很多人的認知。
從《太陽的后裔》劇組鉆出來,周樂馬上投入到了《哪吒之魔童降世》的制作,略過了前期漫長的準備時間,從故事到風格,從打斗到特效,一切的一切周樂腦中都有現成的答案,直接進入到制作,當哪吒的造型被他敲定之后,所有人都傻眼了,他們覺得導演要么是瘋子,要么是天才。
在大家都熟悉的作品里,在影視領域里有一個不成文的規則,不要輕易去顛覆,因為你在開始做的時候便已經失敗了九成。經典就是經典,固定思維就是固定思維,要么你去找新的題材創新,要么你就墨守成規的翻拍,拍出更好的效果找到更好的演員,也不一定會失敗,金庸作品的大量翻拍,幾十年了,還不是一版接著一版的出。
周樂沒有拿出劇本,只是讓團隊做出動畫人物造型風格,哪吒造型一出,不用看劇本也知道這是顛覆,顛覆就約等于失敗,看著周樂,大家都不知道該說什么,一個一直在成功的男人,也從沒有表現出狂妄自大的不可一世,那他是瘋子嗎?很顯然大家不相信,可他如果不是瘋子,為什么要顛覆這樣一個所有華夏人都熟悉且有了固定認知的形象呢?
顛覆形象,必然要顛覆故事,那這投資將要達到兩個億的動畫電影,未來的結果一定是失敗嗎?
沒有人會拿兩個億開玩笑,縱然是瘋子也不會,那大家在最初的呆愣過后,只能寄希望于自己面前的男人是天才。
連續半個月的時間,周樂跟最核心的也是壹加壹下屬的動畫制作工作室成員,吃住在一起,將這部動畫電影最核心的東西,在公司給弄了出來。
他也感受到了身邊團隊成員對他的不理解,就像是之前《太陽的后裔》補拍大量鏡頭只為一個配角一樣,很多人都覺得他是過于成功后太過自大了,瘋子與失敗之間不會有太遠的距離。
周樂不想對外界解釋,他只是對自己的團隊笑著說了一句話:“當個瘋子其實挺好的,至少,被認定之后,你的所作所為不會再有人去阻攔,更不會有很多人去非議,他們只等待著最終看你的笑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