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想好了嗎?”徐山爭嘆了口氣,緊盯著周樂,他希望周樂給出自己想要的答案,又希望他不要那樣執拗的去選擇。
其他人跟他是一樣的,期待著周樂敢去做一些嘗試,又擔心這樣的嘗試失敗。
周樂笑著對黎沁說道:“看你的了。”
黎沁莞爾一笑,帶著幾分苦澀,但在眼底深處又充斥著興奮的力量,作為演員,誰不想去挑戰一下超高難度的角色,演好了一戰封神,演不好也給自己一次嘗試的機會。
“我來。”
周樂沖著她比了一個大拇指:“我給你三天的時間,我要你寫一封信,一封自我獨白的戲份,以劇中的角色。”
轉而又看著張翰予:“你也一樣寫一封信,你們兩個之間不要互相觀看,就寫你們對于角色理解的最深處感受。”
兩人點頭,轉身沖著幾位導演點頭作為告別,徑直離開房間,晚上一起吃飯兩人也都沒有參與,在華夏這樣肯努力的好演員從來都不少,少的只是機會。
一邊是純粹的愛情故事。
一邊是將感恩和愛情摻雜在一起的現實版愛情故事。
演員能演到位嗎?劇情時間夠嗎?
多少的問題其實都不如幾位導演對周樂敢于去做的敬佩,剛剛因為《肖申克的救贖》成功給自己塑金身的男人,有必要去做這樣冒險的嘗試嗎?關鍵問題這還是一部獻禮影片,只要不出錯就是成功,一旦出錯連往回找的時間都沒有,二十分鐘的劇情,你周樂是真敢啊?
這是年輕人的沖動嗎?
看著周樂的眼眸,你會覺得這個年輕人心中沒數嗎?他的挑戰真的是源于沖動嗎?是自大嗎?
他是要做改變,他在用自己的年輕去嘗試一些不敢去做改變的行當。
面對面,這樣的情感很容易就從周樂的身上感受到,對他的敬佩之情也油然而生。這樣的年輕人尚且敢于如此,我們這些人難道已經到了僵硬維系自己名氣的地步了嗎?
“我覺得自己的戲有個地方,可以做一下修改。”徐山爭起身離席,他連一晚都等不了了,他要回去給自己曾經的猶豫糾正過來,之前的猶豫他選擇了妥協,現在他不準備如此了。
“我得找一場讓葛大爺舒服接得住的戲。”寧昊笑著端起酒杯將剩下的酒一飲而盡,他也告知自己的助理,去訂最近的機票。
“我決定電影里的配樂,用所有演員的合唱版去代替。”薛曉路打電話給副導演,讓他召集大家錄制歌曲。
一點點小小的改變,或許對于多數觀影者而言是無足輕重的,他們也不在意這些細節,但對拍攝者而言,這些細微的改變,是他們對電影態度的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