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多多的這條新聞,也徹底開啟了新一輪的為角色奮斗熱潮。
之前伴隨著主要演員一個個的宣布,大家也開始漸漸平復下來,可當黃多多這個角色一出來,且是直接暗示這部電影未來會是大系列電影,很多看似客串只有一兩個鏡頭的角色,未來可能會有很重的戲份。
先占坑,占上了就有機會,如果連臉都沒有露,那未來這電影要是取得了大成功,可就跟自己一點關系沒有了。
這個時候,人際關系就有用了,直接找周樂談。
大家關系不錯吧,給個角色,客串也行。
這個客串也行,多少帶著那么一點點的暗示,不要領盒飯的客串,那就在未來有無限的可能。
除了朋友,各個大公司的關系戶,也都開始頻頻做出邀請,島國、寒國包括東南亞很多國家,連歐洲都來人了,就一件事,你周樂既然要拍攝一部大制作,好萊塢的人和你華夏的演員,用了正常,難道你不打算多用一些國際演員嗎?
我島國目前最當紅的演員,希望可以在你的戲中有一個角色,這也就意味著,你這部戲未來在島國宣傳的時候,將會有最好的土壤,甚至連票房都可以有一定的保障。
只要你敢廣開大門,以你目前的影響力號召力,這部電影只要拍的中規中矩,票房都不可能失敗。
潛臺詞你知我知,你懂我懂,你用的大咖越多,給電影票房的保障也就越高。
一部商業電影,票房永遠是衡量的第一標準,此刻在臺面下,提前做足一些準備,你覺得沒有必要嗎?
不止是這些國際說辭,在國內,方方面面找過來的關系也是越來越深厚,到最后蔡明哲等人都有點扛不住了。
想要投資的,想要塞演員的,想要植入的,想要借雞生蛋的。
周樂這塊招牌太大,光是賺錢都不足以體現這塊招牌的威力,更多能夠形成產業鏈的利益,足以讓更多的人心動。
所有跟電影有直接關系都先放在一旁,光是想要做承建這部電影實體建筑、景觀、道具的人,都直接找到了蔡明哲和徐棟這批人的叔叔阿姨之類的長輩,一個兩個可以拒絕,多了,連蔡明哲和徐棟都扛不住。完全是一副要將這塊大蛋糕給分掉的架勢。
就在這個時候,幾個命令從燕京下達,突然之間影城熱鬧了起來,而這熱鬧,也讓那些開始向著周樂這部新戲步步緊逼的人,盡數收回了伸出的手和邁出的腳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