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牛的地方在哪?
按說方方面面的預熱之后,該是預告片出來了吧?偏偏周樂就沒有理會這個茬口,在他這里,不是裝犢子,而是絕不會因為條件的因素而去加班制作,緊趕慢趕的制作,雖說有可能在高壓下出現更好的結果,但更多是忙中出錯,不出錯在制作層面也難免會有粗糙的感覺。
而這,恰恰是他絕不可能接受的。為此,放棄一些好的宣傳機會,在他這里并不會覺得可惜。
所有的宣傳到了最后,還是要看影片的真實質量,越來越多越來越便利的娛樂生活,讓觀眾對于影視劇的質量,早已不是過去的狀態,挑肥揀瘦這四個字都得說觀眾寬容了,你要將自己的作品出售給觀眾看,就要有足夠的心理準備,他們會將最苛刻的條件加諸在你的作品之上,沒有這份勇氣,那這個看似非常好混的行當,你最好還是不要進來。
…………………………
“真不去?”
“真不去。”
來自周樂的問,來自齊雪迎的答。
最初,是周樂追趕齊雪迎,慢慢,轉為齊雪迎追趕他,當周樂走出國門之后,齊雪迎就大方認輸了。
《沉默的羔羊》讓齊雪迎有機會站在世界之巔,這部電影的評價非常高,藝術造詣也同樣得到了認可,提名本年度奧斯卡最佳女主角的齊雪迎,沒有復制周樂的傳奇,頒獎季沒有出現橫掃的態勢,金球獎也遺憾落榜。
公司那邊安排了一些酒會,不為別的,多給齊雪迎增加一些曝光度,對她參選奧斯卡是有幫助的。
齊雪迎拒絕了,不是傲嬌,她對好萊塢的游說制度是非常抵觸的,來到這邊之后,也聽到了很多不是傳聞的真實案例,某年,某某某在游說公司的幫助下,以滿懷質疑的口碑中拿到影后;某部影片在游說制度的規則下,戰勝了單純藝術層面更好的電影拿到最佳影片。
比起歐洲那些藝術類的電影節,奧斯卡的模式,讓好和一般好之間,有了可變數的空間。
齊雪迎是陌生面孔,如果她沒有周樂女朋友的身份,僅靠著幾次紅毯的驚艷表現,無論是媒體還是觀眾都會變得更加苛刻,即便是在《沉默的羔羊》得到高口碑高票房的結果下,大家對她這個角色的表演,也并不是完全認可。
不是不承認她的表演,是覺得她這個角色在漢尼拔的面前,直接淪為配角,整個電影的節奏牢牢把控在漢尼拔的手中,他的翻手為云覆手為雨,即便是在牢籠之中,也看得觀眾是大呼過癮,尤其是最后逃跑的那一段,無需多么驚-艷-的方式,以最為‘漢尼拔’的方式,得到了所有觀眾的認可,認為他是在電影時間軸歷史條件下,看起來最過癮的一次‘越獄’行為。
而史達琳這個角色,最精彩的表演,當屬在最后與野牛對決的畫面,那一段給了齊雪迎大段的表演空間,讓她可以淋漓盡致的展現,她演的沒毛病,演技層面無可挑剔,可也正是因為這段她精彩的表演,讓更多人對她和這部戲進行了‘挑肥揀瘦’的詬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