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其大家為了誰遏制誰、誰要強勢崛起的問題來互相傷害,那不如找一個大家都能夠接受的方式,慢慢讓市場讓消費者來用腳投票。
不單單是在影視產業,也不單單是娛樂產業,華夏與美利堅之間的關系,也需要一個彼此雙方都能夠認可的方式延續,是我阻擋你崛起,還是你崛起勢不可擋?
傷害、抵制、封閉、抗拒、排斥,這些到最終的結果只能是傷敵一千自損一千,成全互相傷害這四個字而已。
言不由衷的等待,順其自然的選擇。
網絡和媒體的發酵,讓更多人開始質疑,更多人的立場,讓雙方處于一種似乎不可化解的局面。
誰能挺得住呢?
以影視產業所產生的利益鏈條,似乎就算是一方慘敗,也不足以讓泱泱大國傷筋動骨。真正讓這局面變得毫無價值的,是來自觀眾們的選擇,《創世紀》和周樂占據了一個先天優勢的條件,哪怕在美利堅有人冒出頭說周樂的劇本涉嫌抄襲,拍攝時對于演職人員過于苛刻,各種似是而非的臟水潑過去,并不能真正意義上對優勢的主體造成‘殺傷力’。
電影太好了。
周樂太成功了。
一部電影,兩部電影,哪怕是十部電影,真正能夠影響到世界的概率很低很低,可一部成功的大系列電影,卻可以在周邊商業領域層面,一定程度影響觀眾。而觀眾的數量和觀眾對產品的附著度,決定了這影響有多大。
而今,看似尷尬的是頒獎季,是馬上要到來的奧斯卡,可在不久的將來,這份尷尬很有可能會落在金影獎的身上,如果只有亞洲一些國家和歐洲一些非一線的演員來參加,你金影獎還有什么資格成為國際大獎?
這似乎是一個死結,似乎當前美利堅那邊承受多少非議,未來金影獎就會有多么的尷尬。
現在電影人的互通有無,真到了不死不休的局面,以目前的態勢,又會有多少人在金影獎的時候,到現場捧場呢?又會有幾部來自好萊塢的作品,來報名參加評選呢?
一個周樂和一部《創世紀》跟好萊塢之間‘劃清界限’的影響力大,還是未來以更高層面力量操控的好萊塢演員盡數回避金影獎的影響力大呢?
看似如今成為笑柄被全世界觀眾謾罵不公平的頒獎季,手里握著可以直接翻盤的力量,多少年來作為世界娛樂產業中心的底蘊,貼上好萊塢大咖標簽的那些人,敢真正表明立場公開站在金影獎的立場嗎?
在美利堅,面對著四面八方涌來的巨大壓力,所有站在對立面的人,都是咬牙切齒的忍受壓力,從牙縫之間,吐出一個又一個的字:“你,還,是,太,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