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身魯達所樹立的崇高理想:為了人類的未來努力奮斗。讓“穿越”而來的魯達有些汗顏。
在魯達看來,原身魯達生活在如此美好的時代,卻擁有一個如此不靠譜的理想,實在讓人難以置信。
世界上的絕大多數人無欲無求,不是挺好的嗎?這種人充滿了理性,科學文化水平,思想覺悟和道德水平,都極高的社會,不就是原本他生活的那個世界人類的終極追求嗎?
與之相比,原本那個充滿了各種矛盾,人們的各種**,猶如黑洞般的吞噬一切,還總是感覺不滿足的復雜而且矛盾的社會,簡直就是個大糞坑。
在原本的社會里,大批仁人志士,不知道要處理多少矛盾,解決多少困難,奮斗多少個一百年,才能達到的**社會高級階段。而魯達現在來到的這個世界這一切都已經實現了,簡直是復雜的地球人想都不敢想的事情。
因為絕大多數人類的**消失,各種社會矛盾降到了最低,人民生活安居樂業,只要按時工作,就可以得到幸福美滿的生活。但是科技發展水平并不是遠超魯達原來的世界,也就是和地球人類完成第四次工業革命的時候基本相當罷了。
所以對于原身魯達那個覺醒人類本能的計劃,在魯達看來簡直是自找麻煩。要知道人類的本能是會受到各種**的驅使,充滿了強烈的不確定性。就算有完善的道德和法律規范人類的社會活動,也只能讓人感到一時的害怕和遵守。過段時間,總會有人適應和發現其中的漏洞,在**驅使下,制造出各種各樣的新矛盾。而且科技水平越高,矛盾的破壞力就會越大,對世界也就越危險。
沒來到這個世界前的魯達,努力奮斗的終極目標,和為了人類的未來奮斗沒有一毛錢的關系。
出生在世紀之交的魯達,小時候還夢想著長大以后,成為一個能夠改變世界的大科學家。可是長大以后,他明白了其中的艱辛和困難,大科學家是需要極高的天賦的,像他這種智商正常的普通人,想成為大科學家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沒有遠超常人的智商,和對科學探索的執著,大科學家夢,還是不要去想了。)
出了校門又被社會好好的教育了幾年,魯達才意識到,想成為普通科學家都是需要方方面面的知識和資本積累。看清現實以后,還是老老實實的做個工程師吧。
但是,現實就是如此殘酷,按理來說做個工程師是個不錯的職業選擇,可是他這個工程師卻生活在大城市。大城市的高昂生活成本,讓他一度感覺他是個極其貧窮的人。最需要的解決的居然是,如何好好的生存下去的問題。
努力奮斗幾年之后,加入了新公司,魯達的生活才過的好了些。天真的他還以為這樣的生活挺好,當他認識了韓茜以后,才意識到想要和韓茜有個美好的未來,必須在那個城市里有個家。
看著那些標價都是千百萬的房子,在那一刻,家這個字,在他的心里變成了需要一堆龐大的數字支撐的東西。
從那時起,魯達的終極夢想就變成了。在那個擁擠的大城市里,擁有一座帶有庭院的房子,和韓茜生幾個可愛的孩子,最后平平安安的白頭偕老,成了他的唯一夢想。(因為按他的估計,如果能夠達成夢想,他需要一刻不停的努力,成功之時也就過了不惑之年,之前還要忍受長久的生活壓力)
總之一句話,魯達的夢想和大多數普通人一樣,實現財務自由。在生活上能夠做到,不被金錢所困擾。在精神上,好吧,思想層面的目標好像從來沒有想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