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有兩千億,你會用這些錢做什么?魯達選擇了無底洞的研發投入。一座碳基AI芯片研究所,低調的在京郊成立了。
首批200億的資金也在研究所成立的第一時間到位。
人才招聘,更是簡單,面對如此充足的科研經費誘惑,沒有幾個相關的研究人員能夠拒絕。
平均學歷在碩士以上的一百五十人的研發團隊就此誕生。
六位負責主要理論研究的核心科學家,也被魯達用作弊的方式請來。至此,所有的準備工作宣告完成。
大筆金錢撒出去以后,研究所里的硬件迅速的到位。
就這樣,兩個月后,在研究正式開始前,碳基芯片研究所的第一次全體會議,如此召開。
非常直接,在會上韓茜對大家表示,除了研究意外的所有事情,她都會幫助解決。并承諾,只要在研究所工作滿三年,會就無條件的得到房子和車子的獎勵。
雖然這種獎勵對于那幾位核心科學家沒有太大的吸引力,可是對那些碩士和博士來說,簡直就是天上掉餡餅的誘惑了。
畢竟想要在京城買房安家,沒有三五百萬的現金,想都不要想,哪怕是京郊的房子。
團隊士氣,在一瞬間就被點燃了。
道理就是這樣,絕大多數人努力讀書的目的,并不是為了什么科學進步這種高大上的理由,而是為了能夠享受更好的物質生活乃至精神生活。
發錢,無疑是最有效的方式之一。如果不是法律禁止,估計福利中的金錢和美女一樣都不會少。
為什么會有如此庸俗的獎勵計劃?因為是魯達基于所有研究人員都是男人,而考慮的。
畢竟有錢和有房是兩碼事。
因為,研究人員雖然工資很高,可是也不會高到可以讓所有人,在三年內買房。
至于戶型大小的問題,當然是根據貢獻去劃分了。
總之一句話,動員大會開的十分成功,所有人對研究所的未來充滿了希望。
就在魯達埋頭研究的檔口,外面的世界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
5G和大數據的應用,讓人工智能爆發出來前所未有的活力,各種云智能中心投入使用。
萬物互聯的時代,不過短短的三年時間,就出現了雛形。
從小的方面來說,智能穿戴設備,更加的輕便,服務更加的精準。在服務消費領域,資源的合理配置,得到了質的提升。
比如,以前扎堆去一個景區看人的現象變得越來越少。因為全國的景區和人員,都通過了智能控制中心,得到了精準的分配。讓各個景區的人流量回歸到合理的區間。
至于是怎么做到的?做法很簡單,基于大數據人工智能分析了每個人的成長生活狀態以后,進行了“合理”的誘導,精準的廣告推送服務。
具體有多精準,可以用一句話來概括,那就是洗腦式推送,而且這一切都潤物細無聲的發生在大眾的普通行為當中。
掌握了大數據的科技巨頭公司,更是資產暴增。
從城市治理角度來看,有限的城市資源,也被人工智能合理的調配了起來,明顯的改善就是交通出行更加便捷順暢了。
一些基礎設施比較發達的城市,智能城市的建設計劃,已經列出了具體的時間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