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青年主動伸出了手。
“好久不見,李余。”
“好久不見,陳玉照。”
李余也伸出了手,雙方手掌輕輕一觸,那陳玉照就很自然地先收回去了。
三人走進了石拱門,朱星權和陳玉照走在前面,李余稍微落后一步。
他若有所思地看著前面那個正和朱星權談笑風生的瘦高青年。
陳玉照,在高中時期,和朱星權一樣都算是他最好的朋友,在三人中,陳玉照家境最差,但成績最好,人最聰明。
他父母都是下崗工人,下崗后開了個副食品小店,母親身體也不大好,患有很嚴重的風濕,基本就是半癱瘓了,家里還有個弟弟,算是屬于這個城市中生活最艱難的那個群體。
可是就是這樣一個家庭,卻培養出了一位青華學子,這是真正的寒門出貴子,當年這件事情在金義市可是引起了不小的轟動,不但市電視塔做了連篇累牘的報道,就連市領導都親自上門探訪,并專門為陳玉照解決了學費問題。
李余當時也很為陳玉照高興,雖然他自己才考了一個很普通的一本,三兄弟中是考的最差的。
只是大學第一個學期的時候,兩人還有些聯系,等到了第二個學期,李余再給陳玉照發信息時,對方的回復就漸漸不那么及時了,回過來的也基本是:
“忙。”
“去圖書館。”
“正晚自習。”
這樣寥寥幾字。
久而久之,雙方也就慢慢疏于聯絡了,去年一年,李余和陳玉照之間,再也沒有發過微信。
本來李余真的一直以為陳玉照這個學習狂人,到了青華校園那種地方,就一頭扎進象牙塔里出不來了。
只是現在看來,情況似乎并不是如此啊……
“玉照,你不是說今天寒假不回家么?一來是為了準備考研,二來是也能省點車票錢,怎么又回來了。”
“本來是不準備回來了,只是王教授知道我家的情況后,一定要我過年回家看看我媽,而且來回的機票錢都是他出的。不過我準備只呆幾天,過完年三十,年初三就回燕京。王教授的那個科研項目正在關鍵時期,正缺人手呢!我雖然幫不上大忙,但幫著記錄整理一下數據還是可以的。”
“王教授?就是你說的那個對你很賞識,承諾只要你分數達標,鐵定將你收為弟子,而且已經提前將你召入他的科研項目組的那個?”
“沒錯,正是他老人家。”
“不錯,我也聽說過這位王教授的名聲,那可是一位中科院的院士,有這么一位名師對你青眼有加,玉照你可要好好表現一下,別讓這種人生難得的機遇溜走了。”
“我也是這么想的,所以這次我回家后,就和父母商量過了,這兩年我都不準備回家了,明年全力考研,再幫老師將那個項目做完再說。”
“星權,你現在過的怎么樣,聽你上次說起,好像還立了一次三等功,那畢業的時候,你的軍銜可就要再升一檔,直接以上尉軍銜畢業了吧。”
“呵呵,那次只是運氣好而已。”
前方,朱星權正和陳玉照熱絡地聊著,看來他們平常確實經常聯系,所以才會如此清楚對方的情況。
而李余則默默地跟在后面,沒有說話,似乎也插不上話。
他突然間發現自己和曾經的好朋友間,離得有些遠了,不僅僅是此時身體間的距離,還有其他一些東西。
自己這三年是怎么過來的?
談了一場扯談的戀愛,然后呢?似乎也就踢踢球,玩玩游戲,哦,吃雞倒是吃到了星鉆級別,除此之外,好像就什么都沒有了……
然后,三個人就走進了“江湖”。
他們這次同學聚會的地方,就在江湖酒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