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莫正陽一臉的抗拒之色,李姨趕緊補充道:“我就是牽個線搭個橋,讓你多幾個選擇。至于合適不合適,你們接觸之后,我就不管了。”
“李姨,我今年剛剛22歲,而且還在上學期間,距離結婚還早著呢,先不著急談對象,您要是有這個心,就等過上幾年再說吧。”
有人保媒拉纖,是上趕著抬轎的好事情,莫正陽不能生硬的拒絕,而且這個人還是周書記的愛人,莫正陽很委婉的表明了自己的想法。
“我知道你今年大二,再有兩年時間不就畢業了,要是有合適的對象,現在先談著,等你畢了業,正好結婚,一點兒都不耽誤。再說找個合適的對象可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李姨給你介紹的人,還不知道你能不能看中呢?你們年輕人講究多,這些我都知道的。”
不顧莫正陽一臉的苦相,李姨繼續說道:“我們紡織廠有的是好姑娘,李姨是工會主席,肯定會把其中最好的介紹給你。我和老周的老戰友、老同事也特別多,我好好給你打聽打聽,肯定也能從中挑出幾個不錯的來。”
“李姨,我這段時間比較忙,還真沒有見面的時間,這件事情不著急,還是等哪天閑下來再說吧。”莫正陽只能采取拖延之策。
“你們年輕人呀,就是臉皮薄,談對象是多正經的事情,有什么好害臊的?你今年都22了,不小了,現在找對象還不晚,要是再過上兩年,條件好的都被人挑走了,到時候就只能湊合了,再后悔就晚了。李姨是過來人,聽我的準沒錯兒。”
面對李姨的熱情,莫正陽不知道該說什么好,周書記正好走了出來,接話道:“我就知道你李姨看到你之后,保媒的癮頭又要犯。其實你李姨輕易不給人保媒拉纖,只有她特別喜歡的大姑娘、小伙子,才會讓她這么熱心。”
“在這方面我可以證明,你李姨的口碑和眼光都不錯,你這個年齡確實也該談個對象了。你周圍要是沒有合適的,不妨讓你李姨先給你介紹幾個,你慢慢挑著,說不定就能遇到一個特別喜歡的。”
對于老伴給莫正陽介紹對象,周書記還是很支持的。
和莫正陽接觸以來,周書記對這個小伙子的印象很好。
在他看來,這個小伙子有知識,有文化,說話辦事兒都特別有水平,以他的眼光來看,莫正陽今后的發展前途不可限量。
周書記自己文化不高,還是在參加革命之后才開始學知識學文化。
對于莫正陽這樣的知識分子,周書記向來會高看一眼。尤其是接觸之后,莫正陽的品性和為人處事,都無可挑剔,周書記有了愛才之心,這才處處對莫正陽特別關照。
不然的話,以他的身份,沒必要和莫正陽走的這么近,保持好工作上的合作關系就足夠了。
趁著老伴兒暫時離開客廳的功夫,周書記解釋道:“你李姨特別喜歡像你這個年齡的帥氣小伙子,尤其你還是軍人的身份。我家那三個小子離開我們二人的身邊,上戰場的時候,都是20歲剛出頭。”
說到這里,周書記的眼眶有些發紅。,“我那三個小子都沒有我命硬,上了戰場都沒回來。你李姨這么積極的給你介紹對象,肯定是又想起我家那三個小子了。我家那三個小子上戰場的時候,都還沒有娶媳婦兒,這一直都是她心中最大的遺憾。所以呀,她一見到像你這樣的好小伙子,就忍不住要保媒拉纖兒。”
對于周書記的家庭情況,莫正陽已經從范衛東的口中得知。
周書記本來有四子三女,但一直活到現在的,就只有一個小女兒,而且還沒有留在身邊,據說是跟隨丈夫去支援邊疆建設了。
革命年代,生活非常艱苦。他的大兒子和兩個大女兒還沒有長大成人,就都夭折了。
三個兒子成人之后都進入了軍隊,后來都先后在戰場上犧牲了。
只有小女兒順利長大成人,而且還考上了大學,但在大學畢業之后,追隨愛人去了邊疆支援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