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城前,大家覺得這是一種類似擄老虎胡須的行為,極其不理智。
郭嘉都說了讓大家趕往吳郡,你拖延戰機也就算了,還自投羅網,到郭大人眼皮子底下,用實際行動來告訴對方:我在打馬虎眼,故意搞拖延。那不就是找死嗎?
所以,當張田林要單獨進城找郭嘉談談的時候,大家都苦苦哀求,并十分形象的打了一個‘肉包子打狗’的比方,用來闡述他這么做的危險性。
不過張田林死活聽不進去,還擺出一副‘我犯起中二來,能奈我何’的架勢。
看著他騎馬進城的身影,跟他最為親近的雜碎兄也只能干瞪眼,想來是‘以形補形’名不虛傳,不僅補腦,還直接把人給補成了豬腦?!
而一個時辰后,當張田林大搖大擺的在兩個侍衛護送下走出城門時,大家就更加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了。
事實證明,張田林不僅沒受罰,還得了幾十貫軍費以及一張獎勵狀。
狀紙上的說辭是:外委把總張田林有膽有識,敢于指出長官的疏漏,按軍規制度點卯,特此獎勵軍費五十貫。
這偷懶還得賞,讓那些拼了命往吳郡趕的外委將領們上哪說理去?
張田林可不管這些,他心情不錯,用得到的獎賞請所有人進城好好撮了一頓。
席間,坐在同一張桌子上的家臣們就忍不住問了: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莫不是郭都司也趕巧得了腦膜炎之類的疾病?
幾杯酒下肚,張田林這才道出實情,簡簡單單一句話,“郭大人老謀深算,并不是真心要去馳援吳郡。”
陳良聽得連好酒好菜擺在眼前都忘了動筷子,趕緊追問:“大人你是怎么看出來的?”
“我當初和你雜碎哥,被關在牢里,郭都司百忙之中還不忘給我們這兩個無名小卒論功行賞。如此細心的人,怎么會在軍令中,忘了走規制流程呢?不管是調動哪支部隊,明文規定都必須到指定地方點卯,進行記錄。如果未特別指定,就得到發出軍令的地方報到。如此重要的規則,郭都司卻一字未提,還要求大家火速馳援不得耽擱。那你們說,到底是上級的命令重要,還是制度重要?”
“當然是制度重要,如果做上司的都自把自為,不講制度,那豈不是都亂套了。”
張田林甚是欣慰地拍了拍陳良肩膀,笑道:“這正是郭嘉大人給我們的恩惠。”
“此話怎講?”
大家都來興致,一個個放下筷子,認真聽著。
“郭嘉大人不想救援吳郡,但如果真的不救,將害得主公曹操失信于天下。所以他得裝出樣子來救,至于成不成那是另一回事。你看他把主力部隊壓住不動,僅讓外委武將馳援,就證明真正的敵人不在吳郡,而是在背后虎視眈眈的呂布!”
“啊,這下我也全想明白了。”陳良異常興奮的說道,“外委武將們只是一個幌子。要是能看出他信中的漏洞,到這里來報到,就可以順理成章的避戰,保存實力。”
“正是如此,不過我們還是要感謝郭大人的良苦用心,要是大家都來這里報道,沒去馳援。吳郡一旦失守,他就會用‘軍令有誤’的理由,把所有錯誤攔在自己身上。這樣一來,主公沒失信,呂布也鉆不了空子。”
“如此說來,那可真是一位偉人,擔得起曹家第一謀士的稱謂。來,咱們敬郭大人一杯。”
“來,干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