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在首位的,就是“權力”二字。
一個商人,若是沒有官員做保護傘,店鋪開得稍微大一點,就會被別人強取豪奪;同樣,一個門派,若與朝堂沒點瓜葛。哪天“剿匪”的軍隊開到自家山腳下,你都不知道為什么。
揚威鏢局能在南六郡縱橫多年,黑白兩道的面子是他們自己努力經營的結果,但官府呢,為什么不盤剝刁難,蓄意克扣?
很顯然,他們“上頭有人”。
但這種事,揚威鏢局不能宣揚。
他們私下里借了衛公的勢,自然要幫衛公辦一些見不得光的事情。這些事情一旦傳出去,揚威鏢局的名聲就要毀掉大半。
正因為如此,李伯遠才不希望衛公出事。
依附于最高權力層,行事究竟有多便利,他早有體會。常年與王室家奴打交道的經歷,更令他明白,揚威鏢局的榮耀,看似赫赫揚揚,實則是建立在水上的城池,一不留神就會坍塌。
想要維持住這份家業,乃至更進一步,就要下對注。
從龍之功在手,就算你不是下一任國君的心腹,看在你足夠識趣的份上,或許能維持現在的榮華。
偏偏現在這局勢,還真不好下注。
如果按李仲遠的說法,幾位公子背后浮現得是周邊幾大國的影子,這已經不是幾方勢力的爭斗,而是幾個國家的較量。鹿死誰手,尚未可知。
以揚威鏢局的家底,還沒有左右逢源的資格。人家現在沒對揚威鏢局動手,大概是收到了一些風聲,暫時觀望,誰都不愿做出頭鳥。
這種情況持續不了多久。
一旦局勢惡化,到了不死不休的局面,別有用心的人肯定會軟硬兼施,先拿住李仲遠的家人或揚威鏢局的致命把柄,以此要挾,再許以天花亂墜的承諾,讓揚威鏢局在宮變的時候,助自己一臂之力。
你是答應,還是不答應呢?
答應,對方贏了固然好,一旦輸了,你就是“附逆”,至少是滿門抄斬的命運;
不答應,對方輸了還沒死,一旦贏了……被下任國君記了小本本,豈有好日子過?
事實上,聽完李仲遠的描述,李家兄弟都在懷疑。如果衛公不是出事得這么突然,策劃屠盡王家的那位“大人物”,是不是也有了針對揚威鏢局的下一步計策。
就像他們以館驛為引,明指何家,實則想要打擊何家背后的宰相與大公子一樣。“護衛不力”的揚威鏢局,也有可能被官府找上,以“謀害朝廷命官”為由,將揚威鏢局的幾個重要人物關起來。
手握重權的人想要整你,根本就不廢吹灰之力。
這就是葉顧懷說的,“不想站隊,卻又不得不站隊”。
李伯遠的神色晦暗難明。
他當然知道,葉顧懷敢找上門,就證明對方有把握解決他們的困擾。可越是如此,就越令他提高了警惕。
為解決一樁麻煩,引另一個更大的麻煩上身,這可不是什么明智之舉。
“不要這么緊張,我沒有惡意。”葉顧懷神色淡淡,語氣卻帶著極強的誘惑性,拋出香甜的魚餌,“你們想過沒有,就算你們勉強度過了這一道難關。但如今天下大勢,越來越趨向統一。”
“兩百年前,天下有八百余個國家;一百年前,國家就只剩下了三百來個;五十年前,尚且保存宗廟的國家,就連一百個都不到。時至今日,除卻邊陲,放眼中原腹地,還有多少個小國尚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