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邦本土早已完成了鐵路的鋪設,除了偏遠地區的大和民族聚居地和邊緣民族聚居地外,所有的地方都有鐵路鏈接,這就使得聯邦軍隊的調動速度非常快。
自然而然的,后勤彈藥補給的速度也很快。
再加上紫龍聯邦發達的工業體系,使得聯邦前線的彈藥補給非常充足。
彈藥充足就意味著火力猛,火力猛就意味著死傷直線上升,理所當然的,軍隊損失就會變大!
軍隊損失變大了,老兵死的多了,補充的新兵比例越來越大,軍隊的戰斗力不可避免的就會出現下降。
鎮壓王家叛亂的時候,除了隸屬于聯邦政府軍的官兵外,還有四大世家都出了死力。
畢竟在以往的慣例中,都是誰家軍隊占領的地盤大,誰就能拿到最大的那一頭。
因此,除了早有謀劃的趙家和葉家,以及不知因何原因看戲的秦家外,另外四家都派出了本部的嫡系部隊。
王家叛亂本就是一場消耗戰,四家的嫡系部隊損失都不小,但并未傷及根本。
畢竟聯邦政府軍中有大量普通部隊和大和軍團當炮灰使用。
王家的嫡系部隊損失才是最大的。
然而,大和軍團的大規模兵變叛亂,讓本來處于后方監督,偶爾才會加入主力會戰的四家嫡系部隊一下子被推到浪口上,后續的一連串變故更是讓四大世家惱火異常。
特別是大和人的獨立叛亂,讓紫龍聯邦的威望遭受重大打擊。
這就有了后續四大世家出兵平叛的事情。
只是四大世家沒想到本來看家的三大世家突然打破了聯邦慣例,直接略過最高議會,悍然對四大世家直屬封地出手,掀起了紫龍聯邦的全面內戰!
葉家和趙家是早有準備,還有大量現役的大和士兵當前驅炮灰,一下子就攻入四大世家的直屬封地,給四大世家造成了極其慘重的損失!
不過葉家和趙家獲得軍事上勝利的同時,在政治上卻落入下風。
這可不單單是無關痛癢的所謂民意,趙家和葉家背信棄義的舉動讓整個漢人權貴階層寒了心。
除了葉家和趙家的鐵桿分子外,其他漢人權貴紛紛調集自己的私兵反抗葉家和趙家分裂紫龍聯邦的戰爭行為。
而奄奄一息的王家則因為四大世家撤回嫡系精銳回援直屬封地獲得了喘息之機,不過王家并沒有如同最初私下的協議那般聲援葉家和趙家的叛國行為。
反倒是大量收編失去了‘信仰’的聯邦政府軍,打算重整旗鼓,自立為王!
然而,就在王家打算坐山觀虎斗的時候,秦家出手了。
而且一出手就是雷霆之勢。
養精蓄銳的秦軍直接開進了王家封地戰場,收編了大半聯邦政府軍后,直撲王家根基首府。
由于秦軍不計成本的猛攻,以及王家的強弩之末,王家軍僅僅抵抗了一周多時間就全面潰敗,王家的直系成員落得與四大世家一個下場,被秦軍以叛國罪滿門槍決!
秦軍這一次下手非常狠厲,反正紫龍聯邦已經亂成了一鍋粥,大家也不講究什么法不責眾了,凡是曾經為王家效力過的官僚和貴族通通被秦軍屠殺。
株連九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