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洋笑著說道,“姜總。好久不見啊。”
姜妍“嗯”了一聲,朝著秘書歪了歪頭,秘書知趣的把門從外面關上。
然后姜妍很直接的說道,“讓我看看你的樣機。”
她的語氣依然是那么霸道,讓人感覺像是命令而多過于商量。
早習慣了姜妍性格的蘇洋,也沒有在意,他打開袋子,從里面取出了六部手機,然后堆到了桌子上。
蘇洋說道,“這次的樣機比較少。但是我考慮到姜總你這邊人會比較多。比如姜老爺子,比如你父親,所以多準備了幾部。”
姜妍看了一眼,直接拿起一部,遞給秦總,“秦叔。”
秦總點頭,接了過來。
蘇洋對于姜妍這不客氣的行為也沒在意,他笑了笑,然后拆封了一部手機,遞給姜妍,“先看看吧。”
姜妍點頭,接過了手機。
她不是第一次見到這種手機,上次見的時候,還是和蘇洋在酒吧。她之所以愿意幫助和投資蘇洋,其實這個手機占了很大比重。
按照蘇洋講解的驗證了一下指紋和瞳紋,手機屏幕出現了一個白色的亮點,亮點飛速的擴大,最后擴充到了整個玻璃屏幕。
看著手中這和上次見到所差無幾的手機,看到手機屏幕鮮艷的顏色,還有那明明透明,但是卻無法穿透玻璃看到對面的神奇狀態,姜妍目光波動,心中無比的震撼。
這種手機居然真的量產了?
這手機到底是怎么做出來的?
姜妍沒關注系統本身,她可能受到自己爺爺影響,所以更關注科技相關的重大突破。
她翻轉著手機,想要看清楚這手機的構造,但是...不論怎么看,都感覺這部手機只是一塊玻璃。
而且...在熄滅了屏幕以后,它也確實是塊“玻璃”:視線可以毫無阻礙的穿透它,看到對面。
這個時候,它的內部是透明的,里面沒有任何東西,沒有電路,沒有芯片,沒有一個電子元件。甚至連電池都沒有!
但是一但解鎖,它卻變的和手機一模一樣:不再透明,擁有著各種應用,簡直太過于神奇。
姜妍這個見過一次玻璃屏幕手機的人都這么震撼,那就更不用說秦總這個沒有見過的人了。
秦總大名秦安,以前和姜妍父親一起打拼過天下,后來放棄了仕途,專心幫姜家處理一些商業上的事情。
因為他出色的管理能力和投資眼光,所以后來姜家讓他來管理姜家的投資公司。名義上姜妍是投資公司的老總,但其實大部分的事都是秦安在處理,除了...投資蘇洋那家公司。
所以這一次姜妍大張旗鼓的把他叫到辦公室,秦安是有猜到姜妍是想向自己展示一下自己的投資眼光的。所以秦安對于蘇洋是好奇的。
但是后來,姜妍讓自己出去迎接蘇洋,見到了蘇洋以后,說實話,秦安是略微失望的。
因為投資圈流傳著一句話:風險投資其實投的不是項目,而是人。
一個項目成不成,運氣的成分非常的大,但是一個人能不能成功,卻相比而言比較容易判斷出來。
又或者說:成功不容易判斷,但不成功非常容易判斷。
而蘇洋就是屬于那種看起來,不太像是會成功的人:稚氣,聰明,明顯還沒受到過社會的毒打。
而再后來,在聽說姜妍投資蘇洋做的是手機的時候,秦安心中就更是打鼓了:在國內,手機這個行業真的是充滿了各種牛鬼神蛇。
好像不管是什么人都可以做一部手機,然后再用“國產之光”來宣傳,收割一波粉絲。完全是“飯圈化”經營。
其實“飯圈化”倒是不可怕,可怕的是有的人“化著化著”就去做網紅直播賣“手機膜”去了。
而且手機這行業說簡單也簡單:找到各種手機元件的工廠,下單,組裝,就成了一部自己品牌的手機。
說難也難:要各種自研芯片,研究各種“黑科技”等等。
唯一的區別就是看這家公司到底是做“手機”,還是做“營銷”。
在秦安來看,蘇洋肯定是做營銷的那種。也就是只有嘴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