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中亞,乃至世界各國都不約而同的像沙拉伯和耶門進行了詢問。
面對這些詢問,耶門和沙拉伯也給出了官方回答:他們的情報人員得到了在自己國家附近危險組織的準確地址,所以兩國聯合進行了此次行動。摧毀這些組織基地七座,并且俘虜危險份子231人。
擊斃了包括巴卡爾大首領在內的四名首領級人物,活捉了剩下的三位首領。
算是大獲全勝。
聽到這個戰績,各個國家都震驚了。沙拉伯和耶門的實力,大家都是清楚的,面對這些殘暴的危險組織,他們自保還有可能,但是主動出擊,還獲得這么大的戰果,真的是有點驚掉人的眼球。
這種突襲,這種戰績,是兩個中亞國家可以做的到的嗎?
他們用的什么武器?什么手段?
所有人都想知道,但是卻都調查不出來。
甚至有大國調用衛星,想要查看一下當時的影像,但是一看之下,卻發現那晚的情況完全被干擾,看不清楚。
所以,這樣一來,沒有人知道這一切到底是怎么發生的,只知道沙拉伯和耶門打了一場勝仗。
也不是沒人猜測這件事可能和嘉點集團有關。但是想到嘉點集團剛剛涉足武器行業,應該不會這么快出成果,所以也都把這個猜測拋之腦后。
不過,中亞的危險組織從來都是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在幾個頭目被殺、被俘,幾個基地被搗毀之后,大伊沙組織并沒有銷聲匿跡,而是按照他們原來聯盟前的狀態,分化成了七個組織,然后繼續以大伊沙或者之前組織的名字活動著。
尤其是,在前首領幾乎全部都陣亡的情況下,這些新任首領為了可以獲得人心,全都打出了復仇或者完成未竟事業的旗號,加大了他們的危險行動。
所以,中亞的局勢,除了沙拉伯和耶門之外,其他幾個國家反而愈加的糜爛。
這就導致,世界國家對中亞地區的預警開始不停的上調,從黃色預警,到橙色預警,再到現在的紅色的預警...
從一開始的“希望國民謹慎前往該地區旅游”,到“禁止公民前往該地區旅游”,再到“希望在該地區的公可以盡快返回國家”。
國家的態度越來越嚴厲,也越來越重視。
而在中亞的各國公民、僑民,也為現在糜爛的局勢感到不安。紛紛希望可以回到自己的國家。
這個時候,國家力量的區別就體現出來了。一些發達國家,開始幫助自己的人民包機、包船,盡快回國。而一些發展中國家,則是無動于衷。畢竟國家自己內部都還沒發展好,怎么可能有余力管一些在國外的人,只能看這些人各自的造化。
而只有【種花家】!直接開著軍艦來接人。
在中亞這邊安全局勢急劇惡化的情況下,種花家直接命令中亞地區的各國大使開始集合國內游客和華僑。然后命令正在亞一灣海域執行護航任務的艦隊,前往中亞地區接人。
在這種高效率的運作下,中亞第一批撤離的一百多名游客只花了39分鐘。平均每人18秒。
第二批撤離的400多名僑民,也只花了81分鐘,平均每人不到兩秒。
只是,雖然國家給力,但是種花家的人實在太多了,事情又太過于突然,所以即使國家出面營救,但一時半會,還是有很多很多滯留的旅客在等待救援...
此時國,內已經鬧翻天了。
從最開始歐佩可臨時會議,國內的輿論還有網民們就一直關注著中亞。畢竟這次歐佩科臨時會議商議的是如何應對嘉點集團的新能源變革。
而嘉點集團經過這一年多的發展,早已成為了人們心中國內科技行業第一的龍頭公司。這個會議要商議對付自己家的公司,這就讓很多人都有點擔憂。
結果擔憂著擔憂著,事情急轉直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