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心理學上說,人在著急的時候,能記下來的東西,都是他記憶最深刻的東西。
東海林看過的電影很多。但是電影長片寫不出來,人家也不會給那么長的時間。
所以短片最合適。
但在那種情況下,東海林想起的一部電影,卻是一部叫《車四十四》的短片。
如果早知道導演系的面試是這樣的話,他要么就是先選擇聲樂系,然后在想辦法轉到導演系。
又或者是直接準備好一部短片再來。
或許李瑩壓根都沒想到過,東海林會考導演系吧。
東海林不斷的寫著:
“一青年人在郊外等車!”
“一輛四十四路公交車開了過來。”
“青年上車。打量車內!”
“車內有男有女有老有少。司機是女性。”
“車開了!”
“上來兩劫匪!”
“劫財無人法抗!”
“一劫匪起意,欲劫色女司機!”
“女司機反抗,但無力。被拖下車至路邊的土堆。”
“青年終于忍不住,下車搏斗,無奈人單力薄。被人打傷,也沒救下女司機。女司機被辱!劫匪揚長而去。”
“青年和女司機都回到車上。面對受辱的女司機,青年一方面窘迫,也不知道怎么安慰。”
“車里的人卻呱噪起來:‘快點開車,我們還趕著回家呢?’‘就是,今天真是倒霉到家了,真不該上個女司機的車。’‘沒錯,碰上女司機就是倒霉!’”
“青年被女司機趕下了車,一臉委屈!”
“公共汽車揚長而去!”
“青年被一輛趕來處理交通事故的警車給帶上車走了一段。”
“一個交通事故事發現場!那輛四十四路公交車落下了一個陡坡,車上的人和女司機,全都死了!”
“青年卻是明白了什么,心中的委屈一掃而光!”
=
看著東海林說是寫作,但是紙是用了一張又一張。
原本還打算看笑話的面試官。
卻是好奇起來。左側的面試官首先起身走到東海林身邊。
瞬間驚了:這不就是電影的分鏡頭劇本嗎?
無聲的對自己同伴招招手。
右側的面試官,也起身,過了看了之后,兩人都驚訝了:難道真的遇見了個天才?
待東海林寫完最后一句,畫完最后一個細節后。右側的面試官看看時間,過去了四十分鐘。
四十分鐘完成一個故事的分鏡頭劇本,哪怕是抄的,也算是快的了。
何況現在還沒東西抄。
左側的面試官拿起稿紙,邊看邊問道:
“這是你寫的?”
“對啊!您不是看見了?”東海林忍不住笑道。
“是個好故事!”左側的面試官贊道:“有始有終不說,難得的是在這樣的一個簡短的故事里,懸念,轉折和解惑。先抑后揚,懲惡揚善。觀點突出。當然,要是最后加上一條新聞,說兩個劫犯被捕就更好了!”
東海林聽著面試官的點評,點了點頭。
這一點的確是他沒想到。
既然乘客的‘惡’已經被懲戒。那么兩個搶劫犯,更沒有理由逍遙法外才對。
不過這樣好與不好,倒是不容易界定。
畢竟這故事,重點講的就是‘乘客’那種‘冷漠,自私’的‘惡’。對于女司機的傷害,更甚于‘劫犯’。
所謂‘惡語中傷六月寒’就是這樣的意思。
但是面對面試官的提點,東海林還是答應道:“我會注意的!”
這時候,右側的面試官突然說了一句:
“反正閑著也是閑著,你還能再寫一篇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