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在公司內部,還是習慣叫著“七月”這個簡稱。
顧名思義,七個人嘛!加上女人如月,叫‘七月’也不是不行!為此,當初還把她們的出道時間,弄在七月,為了就是配合她們的“名字”。
不過前期這些東西弄得再好,也比不過別人的唱片的實力好。
當初跟青羅少女一前一后出道的“七月少女”,處境也就是比青羅少年好上一點。當初的出道曲,七個身高都在一米六五以上,最高一米七三,容貌在線,標準以上的年輕女孩子。
穿著改良的水手服,百褶裙,一出道,那七雙美大腿,還是吸引了不少的宅男的眼睛。
銷量也算是不錯。
但也就是如此。
雖然說偶像團體,很少能第一張專輯就一炮而紅。更多的是在于后面專輯質量的積累和疊加。
但是七月少女,這里難就難在后繼無力。
當初為了最大限度的吸引人的目光,滿天星的策劃部,把一切東西都利用上。
以至于把七月少女的定位,弄得有點模糊。
像七月少女這樣,七個最小十七最大二十歲左右的女孩子,正好是處于可清純加清純,也可知性加成熟的時期。
但是出道曲的那個歌曲打扮,讓她們又有著少女的青春,但是那七雙大腿,卻是帶著一種視覺上的成熟。
這后期的專輯計劃,就有點麻煩了。
是延續青春路線?
可是之前的情況在,很容易被其他公司相熟的媒體,說是裝嫩!——雖然這些女孩子也沒多老?
但是對于娛樂圈里,已經有些個十三四歲就出道的小女星來說。那就不好說了!
而直接走成熟風格?那就更不像話了。這種情況,那一般都是出現在二十三四歲,這種進入女團成熟時期,才會走的路線。
你一下縮短了三四年?怎么,中間這掙錢的方案,全都不要了?
當然,說了那么一些廢話。讓策劃部頭疼的其實就是一個原因:沒音樂!沒有合適的音樂作品。
金永炎作為一個音樂制作人,是合格的。但是他也不能全身心的投入到“七月少女”的音樂制作里去。頂多就是在公司滿世界收曲子的時候,鑒定一二,說合適不合適用在“七月少女”的身上。
但是這樣的情況,隨著一個菜鳥制作人,在幫著青羅少年制作了一個迷你專輯后,就變得精彩起來。
一張迷你專輯,百萬的銷量。
讓人終于見識到這個制作人東海林,根本不是菜鳥,起碼是個能人!
但是在給青羅少年中的一個人,做的一首《baby》之后。
東海林就從能人,直接進化成超人了。
尤其是現在《baby》的國內外銷量,正準備突破七百萬張。這種情況,那真是驚呆了不少人的眼球,什么時候,這一首歌,居然做到了墻內墻外同時香的成績?而且國外的銷量還比國內的好?
這算什么?樹立一個新標桿?
在這樣的情況下,得知了東海林居然因為一件小事,而肆無忌憚的揮霍著才華,就為了去打壓一個女生?
李總臉上的神情,那真是精彩極了。
恨不得直接驅車沖到學校,去把東海林拉出來,打開他的腦子,看看是不是自己流的淚?
腦子瓦特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