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日常訪談的紀錄片變成文獻紀錄片,那可不太好。
“那就是——”流浪沉吟了一會,自己先放棄了:“好吧,我沒想到什么!”
東海林想了想,又把素材調出來。
看了看!
終于發現問題在哪了!
受眾!都是在一些繁華大街上。
“這有什么不對嗎?”徐楚南卻是問道。
“這只能代表一部分人!”東海林著急說道。
“本來就是一部分人啊!”黃哥奇道。
“不是!”流浪卻是明白了東海林的想法:“他的想法是,這只是城市部分人的想法!”
隨即轉頭問道:“東海林,別告訴我你想去農村里問問?”
“郊區,城鄉結合部!”東海林肯定道。
幾個人也明白了點什么!
電影,是用鏡頭說話,可是片名的鏡頭,自然導致了你說的話也是片面。這對于訪談類紀錄片來說,那就是大忌。
一部電影里所有的內容,都得靠導演自己來實現出來。
東海林這種想法,即時的補充了他自己剛剛的想法缺陷。
“行啊!”黃哥拍著東海林的肩膀,佩服道:“你這是比我們強多了!”
“明天也沒事,干脆我也跟著去,看看能不能幫什么忙!”流浪突然說道。
“也算我一個!”黃哥說道。
“那正好!”東海林一臉夸張:“楚南今天扛著攝像機有點累!明天能輪著來了!”
“感情在你眼里,我們就是苦力啊?”黃哥訝道。
“你想多了!苦力可不會攝影!”東海林還么說話,徐楚南不滿道。
“說錯了,說錯了!”頓覺失言的黃哥,趕緊道歉道。
=
第二天。
左詩云按時到達了東海林說的地點。看見有多了兩個人。指著黃哥兩人奇道:“怎么他們也去?”
“有人搬東西也好嘛!”東海林卻是笑道。
黃哥卻是第一次見到東海林的裝備,昨晚東海林是直接放在車上!
“哇,居然連拍攝的機械裝置都有!海林同學,你也算有心了!”
“這可是不少錢吧?”流浪打量了一番東海林的后備箱。問道。
“沒事,反正以后也要用!”東海林笑道:“別告訴我,你們不想用?”
“想啊!為什么不想?”黃哥說道:“要是有搖臂,那就更好了!”
“這個還是你自己掏錢買吧!”徐楚南笑道:“一個搖臂少的幾十萬,多的時候上百萬都有!”
“不是可以租的嗎?”黃哥反駁道。
“那就是你自己去租!等你拍攝的時候,我一定幫你搖好!”徐楚南道。
“算了!”黃哥言簡意賅的表示自己的荷包受不起那么大的打擊。
=
相比在市區街道的采訪。
在郊區或者城鄉結合部的地方。
這里的人,對于攝像機的好奇度,更高。
比如左詩云只是采訪某個年輕人,但是在一分鐘的時間里,年輕人的背后,會迅速的聚集起很多看熱鬧的人。
與其說他們是對于采訪感興趣,不如說他們是對于能上鏡感興趣。
而被采訪的那位,似乎人越多,越有勇氣。
東海林可不會告訴他們,要真是正經的電視臺來采訪的話,他們這樣的行為,基本上都是要被宣布采訪作廢,以至于被剪掉的多!
不過東海林可不介意。畢竟他是完成自己學業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