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作為一個公司老總,李總沒有把送出去的東西收回的習慣。
甩出一打文件,交給東海林后,就揮手讓他出去!
至于那輛車是賣,是砸,都不管他的事了。
讓東海林趕緊消失。
他這是驚喜他媽給驚喜開門,驚喜到家了!
東海林眉毛一揚,沒說什么!趕緊去按照李總的話,到停車場認車。
也挺好認!跟他的新車,款式一樣,只不過是灰色車身而已,車牌都上好了。就等東海林簽好李總丟過來的文件,在送去車管局就行了。
=
早知道這樣,自己還買什么車?
東海林帶著這樣無奈的想法,回到了錄音室。
操作臺上居然有一份任務書!還有李總的簽名!得了,這是拿了好處,就得干活的意思唄!
東海林翻了翻,直接樂了:一、給“七月少女”弄張專輯(此為主要任務);二、在兩個月內,從公司的歌手里,挑出合適的兩到三人(或組合),制作至少一張迷你專輯(不少于三首歌),及兩張單曲。
掐指這么一算,可就是四個活兒了!加上左詩云的專輯。嗯,五個了!
得了,這一年差不多就能混過去了。
不過自己,能不能有點想法么?
東海林腦子里卻是冒出這么一個念頭。
剛進公司來的時候,不好開口;就算開口了,也人微言輕。
滿天星可是有著影視制作資格的娛樂公司。
有著它自己相熟的關系網,發行渠道,銷售網絡。
這可比自己單打獨斗的一一闖關好多了。更何況,有點關是單靠嘴皮子說根本闖不過去的。
比如發行渠道,被別人知道你沒有相熟的發行公司的話,相當容易吃虧!
前世那些“文藝電影”的導演,那都是有自己的發行渠道的!雖然只是海外的發行,但是也足以養活自己。甚至還能掙不少的錢——當然,只是相對于他們在拍攝電影時候的投入來說。
可是東海林知道的,都是商業電影的多。
要是去那些電影節參展,估計被冷落的可能性更大。
換句話說,就是投錯了門。
等等,說起帶著文藝片性質的商業片,東海林的存儲器里,還是有幾部!有國內的,更多是國外的!難道自己要去找外國人來拍?
怎么感覺這更不靠譜?且不說花費的時間,單說投入,那飛機票什么的,都是一筆錢,還有在國外拍片的花費,那肯定比在國內大!
不符合自己以小博大的想法。
至于“強行大片”,也容易落下跟‘甜甜’的下場。
當然,主要是沒有“燒大片”的本錢和底氣。本錢就不說了。底氣,不說你說拍大片就是大片的。
什么叫大片?名角,名導,燒錢。三樣一樣不少。就這樣,都不一定能燒出好片子。對此《長城》是深有感觸的!
有人會說《流浪地球》。
那問題來了,《流浪地球》的時候,吳京有名了嗎?
重點是,它燒錢了嗎?
至于《哪吒》?
算了。不說它制作的問題,單是構建一個金庸群俠世界觀已經很費時間了,再構建一個封神世界。東海林干脆就不要干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