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開了羅導演的住處,東海林思考了兩天,最后還是同意了羅導演的要求!
一方面,他是真的想跟著這個文藝片導演,長長見識。另一方面吧,改編《放牛班的春天》,本來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尤其是當初,東海林第一次改完之后,自己看一遍都有點看不下去。
歌曲是湊了好幾首。
可是總是覺得有點牽強。
尤其是他還想少年合唱團里,每個孩子的故事。想把這些故事,改得有人情味,有感覺。
那真是讓人痛苦。
這可比改編《搭錯車》難多了。畢竟《搭錯車》再怎么,也是東海林能直接看懂,能理解,有感受的電影故事。
而《放牛班的春天》就不一樣了。
想要把這個故事改成合適與鄉鎮學校的生活形態相適應的故事情節,那就真的得好好研究了。
畢竟電影里外國的鄉村學校都有鋼琴,有會彈鋼琴的人。
而在國內好多偏遠的鄉鎮學校里,則未必有。
東海林也想過把故事放在一些條件好的學校里,未必要放在鄉村。
但是這樣一來,一種喜劇的沖突,就完全表現不出來了。
人們都習慣于城市里學校的孩子,懂一些聲樂,會一些合唱,是特別的事情。
而城市里的“放牛班”,卻又未必了!
真要這樣的話,好好的文藝片,那就真就變成都市校園喜劇片了。
感官上會差上特別多。
現在的東海林特別理解,為什么那些外國名著做翻譯的人,會得到一筆翻譯費用了。
想要把一個外國故事,翻譯成一個讓本國人能理解的故事,并且用本國人喜歡的文筆,表現出來,那本來就是一個費腦子的事情。
這可不是“機翻”那種。真真正正是要把一些外國的風俗,俚語,用文字清楚的表現出來。還不能改變原文的意思。
=
“什么?休學?”聽聞東海林這個要求!班主任王老師那真是瞪大了眼睛:“你知不知道你在說什么?我給你兩分鐘的時間,你好好組織一下語言!然后在跟我說!”
說道這里,王老師的口氣已經不自覺的嚴厲起來:“東海林同學,你不要覺得你現在在其他領域的成績,十分突出,就以為導演這個專業也很簡單!隔行如隔山,這句話,你知道不知道?”
“哪怕是在導演行業了,不同類型的導演,都有各自擅長的地方,輕易不敢涉足其他的類型的片子!”
“你呢?你現在是覺得自己翅膀硬了?想要出去飛了?別鬧!你這點水平,還不夠格!”
面對班主任的口水噴射,東海林那是大氣都不敢出啊!
沒辦法!之前補考的事情,就已經弄得班主任大為光火了。
他老人家帶了那么多班,東海林還是頭一個,一次掛了三科的人物!這一下,弄得王老師在影視專業里,都出名了。
=
所謂的“兩分鐘思考時間”早就過去了,王老師依舊在滔滔不絕的數落著東海林。
“老王,差不多得了!”同辦公室的李老師,都聽不下去了,好心勸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