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這么一個沖突里。淺一些說的是男女生的沖突,但深一點則是說明了重男輕女的觀點,已經在年輕一代的男性中發芽了。
鄉鎮里重男輕女的觀念,校鬧沖突,全都出現了。
再加上校長的熟練的處理方式,都表明了,這情況已經不是一兩次出現了。
=
處理完之后,校長則是語重心長的跟徐柏說。徐老師啊!咱們這里的學習風氣比不了城市里。但是孩子嘛,卻也不是壞人!他們缺的就是受教育的環境。你把問題推給家長,這是一種正常操作,省時省力。但是這里的家長,畢竟不是城市里那些受過教育的家長。他們很多都還有著生活,或者說是生存的壓力,根本就不能很好,有效的輔導孩子。說句不客氣的,咱們學校這里的孩子,很多已經是家里最高學歷的存在了。
校長說的是句句在理,可惜,這時候,徐柏還沒聽進校長的話。或者說她現在只是把教學當成了工作。反正她只是個代課老師,何必想那么多?
=
另一方面,回到合唱團的三個男生,似乎也在割裂著合唱團。由于他們三個回來后,合唱團,似乎也變得沒有以前那么活潑了。合唱的時候,頻頻出錯。
這時候,徐柏才發現,她挑出來的孩子里,問題不單單是這三個男生。
一天放學,徐柏帶的班里,也是合唱團的一個小男孩跟同學打架了。因為這些同學欺負他那得了唐氏綜合征的哥哥。
還有一個想得到徐柏的表揚,卻次次都被徐柏忽略的女孩子。在一開始被徐柏選中參加合唱團時,非常的高興,但是見到徐柏在她每次努力的時候,都沒有關注過她,心里也漸漸的心灰意冷。
兩星期下來,徐柏無奈的發現,這個合唱團,非但沒有熟練起來的樣子,反而是越練越糟糕了。
終于,徐柏爆發了。她大罵了學生一頓后。離開的教室。
這事情,傳到了徐梅耳朵里。
校長找到徐梅,讓徐梅好好勸勸徐柏。
學校的教師人數不夠,校長也不希望徐柏離開。
怎么說也得堅持到期末啊!
=
徐梅挺著肚子,帶著堂妹,開著一輛借來的電三輪,車一家一家的去拜訪孩子,順便讓徐梅也真正認識一下,這里孩子的情況。
兩人從鎮上,來到了鄉村。
從安靜的街道,進入了寧謐的田舍。
一家家看著幾乎家家都是老人在家,甚至徐柏討厭的那三個男生,在放學后,幫著下地的,收稻谷的,甚至的修著家里的家具。
徐徐柏終于問出了心里的疑惑,這家里的大人呢?
都出去打工掙錢了。徐梅回答道。如果說城市里的孩子,是在家長老師雙重的照料下,成長的話。那么這里的孩子,基本上從他們能獨立吃飯開始,就進入了獨立的野蠻生長狀態。
不是他們不想接受一些高等的知識,而是生活逼迫著他們,必須要懂些能讓他們活的更好的技術知識。相比之下,音樂什么的,反倒是次要的。
畢竟他們父母一年出去掙的錢,都不夠在城市里,上音樂補習班用的。
那為什么還要有這個音樂課呢?徐柏奇道。
因為這是生活逼迫他們缺少的,而不是教育應該缺少的!徐梅笑道。每個人都會有音樂上的感受,這是人的一聲本能。我們不能因為生活的窘迫,就人為的把這方面給孩子們剝奪掉了。那樣他們以后就更加沒有一點音樂上的審美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