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陽從事玉雕行業的人非常的多,特別是陽美,在這里,你入眼能看到的都是玉雕。
葉余一路走來,已經看到好幾個拿著手機對著自己,向外界直播的‘網紅’了。
路上看了點新奇后,葉余便離開了。
陳玉馳帶葉余參加的這個活動,全名為【全國民間玉雕研討會】,不屬于官方組織,但在玉雕行業卻是全國第一影響力的活動,參與的人數也是最多。
第一屆研討會是在2004年,轉眼,今年已經是第十六屆。
十六屆下來,活動早已成熟,而活動的目的也從最開始真正的研討玉雕發展,慢慢變成了對比、爭名奪利的活動,好在最早為玉雕行業發展出謀劃策的初衷還依然存在。
否則都不知道它存在的意義在哪,這個結果,哪怕活動最早的發起人陳玉馳和毛永輝,都絕沒有料到,甚至他倆人如今也深陷其中。
從外來講,南陳北毛兩位頂尖大師無人能比,而在玉雕界內部,卻早已有人達到了他們的水平。
三年前玉雕界便盛傳,如今玉雕界最強的乃是當今五絕。
當今五絕,實力相當,除了陳玉馳和毛永輝之外,揭陽的彭陽彭大師和田的馬克馬大師,以及京城的胡子胡大師,是另外三絕。
這三絕只是在外部的名氣比不過陳玉馳和毛永輝,但在玉雕圈子里,都承認他們的實力并不次于陳毛兩人。
很可惜,五絕已隕落一絕,而且是非常不好的隕落方式,這才促使第十六屆研討會提前召開,以穩定人心。
葉余的順耳想聽的東西沒聽到,玉雕界的秘密倒是聽到了不少,若不是有些方言實在難懂,葉余還能聽出更多玉雕界的秘聞來。
逛著逛著,葉余進了一個叫【揭陽玉器成品展覽館】的地方。
這個展覽館是附近最大,最宏偉的建筑,想不注意都難,而且展覽館內觀賞的人還不少。
“有些差強人意,但總體來說還算不錯了!”
葉余走了一圈,又是搖頭又是點頭,這里展覽的都是揭陽有名的玉雕大師親手制作的玉器,基本上都是大師之作。
陳玉馳的作品沒有在這,他不是揭陽人,也不在揭陽工作。
倒是毛永輝和彭陽這兩位頂級大師,都有作品在這,可惜看在葉余的眼里,他們倆的作品一樣有不少失誤,只是比其他人少一些罷了。
轉了一圈,葉余突然打開了極眼。
極眼一開,更多的細微之處全在葉余眼中展現,讓葉余忍不住搖頭。極眼之下,很多看起來不錯的大師作品,簡直慘不忍睹。
極眼開著,葉余又啟動辯鼻。
辯鼻針對的對象是面前的玉器,辯鼻是絕對不能全面啟動的能力,一旦啟動,那些不知道在哪躲著的臭味、霉味、爛味都會涌現而出,絕對能將葉余熏暈過去。
玉器上有著各種味道,大部分葉余都能分辨出來,但也有少許一些味道,葉余都不知道該怎么去形容,或者根本就知道是什么味。
每件玉器上,都有葉余不知名的味道。
“這兩件有相同的未知味道!”葉余在兩件不同的翡翠玉器上,聞到了相同的未知味道。
師傅可是對他說過,要多去開發自己的能力,利用自己的能力,現在葉余就是在開發能力。
他要弄清楚這些不知名的味道究竟是什么,知道的越多,能力的運用才能越廣泛。
葉余注視著兩件玉器,很快發現了他們的相同之處,兩件翡翠玉器都是蘋果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