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西瓜女團呆了一早上,方宇已經餓得不行了。
城中村這種地方,除了那種女人多外,小吃也多,當周冬冬看到前邊一眼望不到盡頭的小吃街時,甚至連車都開不動了。
去買點吧,先墊墊肚子。
方宇無奈的笑了笑。
周冬冬連連點頭,像羽毛一般在人群中穿揚起舞,很快就買回來一大攤垃圾食品。
方宇笑罵了周冬冬幾句,就再也止不住胃里饞蟲的勾引,和周冬冬一起大快朵頤起來。
本來計劃的墊肚子,直接變成了九成飽。
“真是好久沒都這么痛快的吃過了。”方宇擰開一瓶礦泉水,咕咚咕咚的大口灌了下去。
別看小吃單價不貴,可這東西,算起來比一頓正餐要貴太多了。
一串鹵味一塊,少點幾個也是十塊錢起步,一份臘腸五塊,兩三塊鐵板豆腐五塊,再買個雜糧煎餅六七塊,這不就得將近三十?
最關鍵的是,小吃是個神奇的東西,就算很奢侈,就算買的很多,可還是吃不飽!
到最后,還是得再點一份炒米飯炒面之類的打包帶走。
方宇做學生那會,可沒少對這些小吃流口水,可最后還是只能無奈的回學校吃那六七塊一份的打菜米飯。
可等到有錢了才發現,自己離這些東西已經很遠了。
周冬冬連連點頭,她年紀和方宇一般大,家境甚至比方宇還差,她理解方宇。
她上的還是好大學,食堂吃飯有學校補貼,一碗面才四塊錢,平時自然也是舍不得吃這些小吃的。
既然來銀陵府一趟,方宇也就順道去學習班看了看舅舅劉若峰和堂哥劉希。
廚藝班很不錯,兩人本身就有廚藝功底,學起來可以說是如魚得水,這才一周多的時間,兩人已經學了七八成了。
“舅舅,你認不認得其他會燒烤的廚師?”方宇拋給了劉若峰一個棘手的問題。
方宇走之前把這件事拜托給了自己的老板方成偉,可方成偉作為一個電工,能認識幾個廚師?
方宇根本就沒把希望放在那里。
“說實話,舅舅還真不認識什么做燒烤的廚師,咱們墨陽縣那邊,沒什么大的燒烤店,基本都是老板親自燒烤的,不過我這些年做流動餐車,還是認識不少廚藝不錯的小伙。”
“讓他們來培訓一下,足以勝任這方面的工作了。”
方宇眼前一亮,連連點頭:
“舅舅你認識多少?”
“少說也得有二三十,矮子里挑一挑,拿得出手的少說也有十二三個。”
方宇簡單的計算了一下。
左邊全部規劃給了后廚和舞臺,右邊則全部規劃成了桌椅。
原定由四百五十套桌椅,沒考慮后廚的情況下是五平米一桌,可如今,左邊一千零五十平已經沒了,剩下的就是右邊這一千二百平。
這一下密度就得大一半,二點五平米一桌。
“還算是比較寬敞。”
平均十桌客人得配一個燒烤師傅,二十桌客人得配一個炒菜師傅。
就算沒那么多生意,可上座率至少也能達到一半,再加上調休之類的事情,燒烤師傅還不得四十個?炒菜師傅也少不得,至少也得二十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