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后……他居然還瞧見了自己的名字。
——“狗血電視劇用狗血的演員,之前還奇怪《演員》節目中退賽的選手甘敬是去哪了,沒想到眼光如此之差,竟然是選了這樣一部戲。”
——“京城電視臺幸好是沒把電視劇放在晚間檔。”
——“不看好這部電視劇的收視,同質化的有些多。”
——“我倒是覺得這個甘敬演的還不錯。”
甘敬從上到下大略一掃,大多數是吐槽電視劇的,少部分提及自己是在說之前《演員》退賽的事,少部分當中的少部分才有提到自己的表演。
不過,人們的傾向往往不是在充分了解之后做出來的,這個帖子里發表意見的很多人其實壓根都還沒看過電視劇。
只需要用邏輯簡單想一想,一個是光彩奪目四季以來都受好評的黃金節目《演員》,另一個是新近播出沒什么陣勢的下午檔電視劇《該死的愛情》,這兩者的傾向性還用多想嗎?
甘敬是明白這個道理的,他隨意的看了看并沒有受到什么影響。
影視圈、娛樂圈,很大程度上就是娛樂大眾嘛,只不過有的是通過作品,有的是通過作品附帶的因素,這么一想,差評也好,好評也罷,也算是完成影視作品的基本屬性了。
當然,要是換成其他人,比如李早瑜那樣的,恐怕又得憂心忡忡的為自己的未來考慮了。
這一晚,甘敬在把女兒哄睡著之后才見到了酒足飯飽歸來的老爹和小姨子,這兩人吃的油光滿面,沒心沒肺,也不說在回來的路上再給他們親愛的兒子、忠厚的姐夫帶點烤串啥的。
甘敬把腹誹藏在晚上沒怎么見油水的肚里,剩余的時間是翻了翻之前買來的理論書籍,他已經有在切實考慮把《演員的自我修養》重現在這個世界了。
一夜無話,第二天仍就是閑適曬太陽的懶散時光。
這一天下午甘敬是沒有再打開電視看京城衛視的電視劇了,小姨子俞婧同樣沒回來,她偶爾那么請個半天假已經很不錯了,不可能為了電視劇經常如此。
然而,到了這天晚上,論壇上對于電視劇的討論有了一個小小的轉變。
——“咦,你們發現沒,剛剛評選出來的十大金曲《遺憾》是用在這個電視劇里了誒,居然是意外的還挺適合。”
——“這個甘敬還是有兩手的,怪不得是能在《演員》上晉級。”
這種轉變的討論仍舊只占小部分,而且,在第三天土嗨版的《TroubleIsAFriend》(好嗨喲)出爐之后,這種轉好趨勢迅速變為了瘋狂吐槽。
——“這特么唱的是什么啊?”
——“狗血電視劇就是土啊,昨天我居然發帖夸了它插曲的運用,@版主幫我刪個帖!!”
——“好嗨喲,感覺人生已經到達了**?這都什么歌詞?太惡俗了吧?”
第三天晚上的討論甘敬是有注意到,他還旁觀角度的發現了另外一件事,這天晚上對于《好嗨喲》的討論是占據了電視劇相關帖子的一半數量。
從這個角度來看,這證明了它還是頗為洗腦的。
第四天,電視劇引發的對歌詞土、俗、爛的吐槽仍舊沒有停止,甚至是還有擴大的趨勢。
到了第五天,也就是一周當中的周六下午,原版《TroubleIsAFriend》是要在電視劇里出現,這一天已然是電視劇第九、十集的播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