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昂眼睛一亮:“從勵志到科幻,這樣的題材跨度很大啊?據我所知,科幻片在咱們國內很小眾啊,您為什么對它感興趣?”
“我喜歡。”甘敬簡潔的答道。
湯昂等了幾秒鐘沒有下文就繼續問道:“您覺得如果有人給您投資拍科幻片了,現在我們國內的土壤能適應嗎?”
甘敬稍微正色道:“其實我覺得對于觀眾來說只有好片子和爛片子,科幻拍的好,當然會看,如果是站在制片方立場,我們的土壤確實還不太行,技術上的成本太高昂,很難拍出來,現在用六億拍出來的效果可能不如過兩年用三億拍,過兩年用三億拍可能不如再過兩年的一點五億。”
湯昂很感興趣的說道:“您對不同題材的作品很有信心啊?”
“嗯,還行吧。”甘敬想了想,再次強調道,“直接叫我名字,也不用稱‘您’,專訪嘛,這樣咱們都自在點。我不喜歡用‘您’稱呼別人,所以也喜歡別人用‘你’稱呼我。”
湯昂笑笑:“那,甘敬,這次拍了文藝片,下次不管是科幻也好愛情也罷,你會拍商業片嗎?”
甘敬從源頭糾正道:“電影的類型不是那么涇渭分明的,我不覺得《當幸福來敲門》是什么文藝片,我倒是覺得挺商業化的,或者,你說它是一部商業劇情片也行。”
湯昂略一思考,有些模糊察覺到面前這位年輕導演對于電影理論上的不以為然,追問道:“文藝片和商業片,你要拍的話,會選哪一種?”
“后者。”甘敬沒怎么思考。
“為什么會這么堅定呢?你是不認可文藝片的價值嗎?我知道很多業內人士其實是不認同不容易獲得商業成功的文藝片的,你也不認同嗎?”湯昂豎起了個靶子。
甘敬嘆了口氣,說道:“文藝片和藝術片其實不太等同,當然,我知道大家概念中的劃分是很模糊的。就算是文藝片吧,它當然不是沒有價值的。正常來說,觀眾去電影院里是想要放松的,生活已經很辛苦了,所以,像喜劇是很容易得到票房的。”
“文藝片嘛,很多都是從現實出發,它們的視角是落在了我們土地上那些令人喘不過氣來的東西,這種反映當然有價值,有美好有笑料有苦難,它反應的是我們的世界。票房從來都不是電影成功的唯一標準。我很尊敬那種一心拍攝、剖析現實的導演和演員。”
“但是,我自己個人是比較喜歡獲得觀眾的掌聲,我也不覺得這種選擇有什么錯。兩者的選擇又沒有什么高下區分。”
甘敬抿了抿嘴:“對,沒什么高下區分,我不仰視但是尊敬他們,我不俯視也不鄙薄用電影賺錢的人。”
湯昂靜靜的聽著,他感覺自己采訪到了這位年輕導演的坦誠。
甘敬想了想,補充了一句:“當然,圈錢的例外。”
湯昂點頭,忽而誠懇的說道:“我想到了專訪的標題,堂堂正正擊敗魑魅魍魎,你覺得怎么樣?”
甘敬:“???”
整個對話中有側重什么堂堂正正、什么魑魅魍魎嗎!
要說魑魅魍魎,你也沒問我同期偷票房的事啊!
小伙子,你有毒吧……
你是不是想紅?是不是?!是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