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戲想要拍得好是件挺不容易的事。
先不說戲里諸位演員的因素,就說電影畫面的色彩風格想要令人滿意就挺難。
具體到《百萬寶貝》這部戲,制片人、攝影師、藝術指導、美術師都對畫面風格謹慎的表達了意見——四種不同方向的意見。
雖然這些位不是導演,聚在一起討論整體風格可能顯得繁復,但實際操作中他們的想法很可能是能彌補導演的盲區,再者,由這些崗位轉向導演且成功的也不在少數,手上都是都真活的。
“聽我的,都聽我的。”
不同方向的看法挺多,劇組團隊的意見乍一聽都挺有道理,甘敬最終只能在民主之后宣布了這樣的統籌意見。
“不用考慮市場,不要考慮業績壓力,這部戲使勁花出去的錢不會超過三千萬。我們就用冷色調,不要糾結它對票房的影響了。攝影師前期先調,第一周嘗試下不用幅度的銳化和柔焦。”
“第一周大家的任務就是確定整部電影的畫面色彩,這方面調整到滿意的地步后老張就該從內蒙回來了,到時我們把他和李早瑜的戲份快速推進下。”
“然后我們再來解決姜淳、難度戲份、馬錘的配樂加入、后期的再度調色、剪輯的思路等任務。”
甘敬在劇組開工第一天的下午半天把時間留給李早瑜和姜淳相互溝通,然后自己又召開了一個統籌會議。
這些工作可以在開工前就做,但劇組現在人齊更為省事,而且,身在片場更有氣氛。
“甘導,咱這中后期任務一聽就很艱巨啊。”攝影師聶禮表達出與會人員的心聲。
甘敬淡定的答道:“這戲對你們的難度主要就是一個質感問題,又不需要特效什么的。再說了,艱巨就是你們出現在這里的理由。”
劇組一小群核心成員露出會心的笑容,這是自己等人出現在這里的理由,也是從《火星救援》那邊抽調來的理由,能打硬仗,善打硬仗。
半天時間在會議討論中過去,等到宣布收工,《百萬寶貝》劇組開工第一天就在上午拍了幾個女主角的單人鏡頭和下午摸魚中結束。
姜淳對此是有些懵的,他就覺得渾渾噩噩中結束了充滿期待的一天。
導演宣布收工,他那邊走得很快,連帶著喊上李早瑜沒說兩句話的功夫一扭頭就不見了。
片場里其他人有說有笑的收拾著東西,有的摸出手機打電話,有的相約一起吃飯。
姜淳對劇組人馬不熟,除了導演,關系近點的還是才認出來沒多久的攝影師聶禮。
于是,他為摸清情況又找聶禮攀談了一會加入到他的晚餐隊伍。
三位攝影師,一位制片人,一位藝術指導,這幾乎算是劇組高層的小會議了。
餐桌上,幾個人邊吃邊聊,重點是在說導演的計劃安排,琢磨這部戲的拍攝思路。
姜淳默默的聽著,偶爾插嘴了解情況,但對這一頓飯留下最深印象的還是這群人熱火朝天的干勁,很有感染力。
這天晚上回家稍晚,姜淳意外的發現兒子姜賢來了。
“你怎么來了?我還以為家里遭賊呢。”姜淳放下自己標準的老式公文包。
“我還不能來看你是怎么著?”姜賢隨口抱怨了一聲,“爸,我看甘敬把你帶的都魔癥了。”
“好好說話,沒事說我導演干什么?”姜淳倒了杯熱茶,不滿的說道。
姜賢無奈,沒事,沒事,這不是有事么?事都鬧到媒體上去了!事都鬧到自己老子身上去了!這怎么能叫沒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