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年初四,《火星救援》的票房穩穩攀升到5億,成績曲線有個小幅度的下滑,但看起來很快就能成為京城藍光出品的又一部“10億+”作品。
這一天,撐起了《火星救援》這部戲表演的絕對主角張中暉接受了《京樂周刊》的專訪,他將會留出半天時間給湯昂副主編。
不過,湯昂卻要在朝陽文化產業園待上一天,他是有兩場專訪,上午張中暉,下午李早瑜。
“張老師,今年的春節檔看來是‘五年科幻計劃’的美好開端,你有想過第一部作品就迎來這樣的成功嗎?”
湯昂在上午專訪正式開始后向張中暉祝賀式的提問。
張中暉一身合體的西裝頗為鄭重,這是“五年科幻計劃”第一部作品上映后的首次發聲,阿甘今天飛往巴黎,這個機會就留給自己了。
他笑瞇瞇的答道:“沒想過,最開始,不,不能說最開始,應該說上映前我都覺得這部戲不虧本就可以了,真沒想到它在今天就能回本有利潤了。”
湯昂好奇道:“今天8點鐘更新的票房數據,《火星救援》拿到5.05億,這個數字才算開始有利潤嗎?它的預算有這么高嗎?據我所知,上映前的宣發好像也沒有拿這個作為賣點,這不符合我們習慣的‘大片’宣傳。”
“特效很燒錢的,這部片子的特效還有反復打回,你應該知道它的很多宣發是從學校做起的,相對來說也更貴點,算在一起的話,差不多是1.3億左右。”張中暉認真的說道,“不過這是頭一年,大家都覺得多做宣發對整個計劃是有好處的,也就咬咬牙這樣做了。”
張中暉繼續說道:“宣發沒拿這個當賣點其實也很簡單,幾個公司內部的意見比較統一,不希望把第一部電影的成敗視為五年計劃的成敗,不給公司內其他同事太大的壓力。”
湯昂點點頭:“能看出來張老師你們對于做好這個題材的決心,我聽說你們內部有個很有趣的稱呼,‘張科王’?”
鏡頭下的張中暉沒想到從記者口中聽到這個稱呼,一下子笑到仰面,很是開心。
他沒有掩飾的笑了一會,連連擺手:“只是一個玩笑話,最開始是阿甘忽悠我的,說是要通過作品讓我當科幻之王,簡稱為,張科王。你是怎么知道的?這話要是報道出去,觀眾要說我們妄自尊大可不能怪我,全怪阿甘!”
湯昂喜歡這種輕松對聊的氣氛,笑道:“可惜今天背鍋的人不在,張老師,很多觀眾其實都對你們幾家公司聯合打造科幻題材作品的計劃很感興趣,你和甘導作為發起人,究竟是出于什么樣的考慮?”
張中暉收斂了下有些失態的笑意,想了一會才認真說道:“雖然我們之間有個‘科幻之王’的戲稱,但是大家不要以為我是計劃的核心,毋庸置疑,阿甘才是最初的發起人,是他拉著我要做這個,我不知道他的考慮,但我是基于對他的信任才決定加入。”
“是對甘導的信任?單純這樣一個因素嗎?”湯昂追問。
“這是最重要的因素。”張中暉肯定的說道,“像我新成立的暉婉影視、我的表演生涯等等,這當然也會有考慮,可都不如對他的信任那么重要。”
湯昂再次遞了個遺憾的眼神,甘導如果在現場該多好:“張老師,你能說說為什么對于甘導這么信任么?這種信任我覺得會有點超乎我們的意料。”
張中暉抿了一口茶,忽然感覺好像真沒認真想過這個問題。
“唔……”
張中暉沉吟一會,先給出一個總結性的評價:“阿甘是個很有人格魅力的人,你知道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