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正,這再難也比不上藍光碟接洽新渠道的難。
她笑了笑,加大油門,說道:“劉沛川,多點信心,紐約會歡迎你的美元的。”
……
紐約的劇組籌備開始有了實質性的接觸,甘敬這邊的拍攝則是在飛快的進行。
《愛在日落黃昏時》原作的拍攝一共只用了15天,現在男主角甘敬和女主角莫嘉娜在戲里還算比較搭,唯一的限制因素還在于莫嘉娜新嘗執導,某些鏡頭的使用上存在猶豫。
甘敬在這一點上對她頗多鼓勵,電影藝術需要嘗試,偶爾還需要奉獻。
反正最后的剪輯是由自己來定,拍攝素材你可以使勁折騰,實在不行,這種沒有復雜模式的鏡頭還可以補拍嘛。
從某種角度來說,這部電影對莫嘉娜來說簡直是最適合執導的作品,它即便難度不大也能讓這位新人導演有著完整的執導經歷,讓她有了一個把文字轉換為畫面的寶貴過程。
“我真挺喜歡劇本里的對白,阿甘。”
“嗯,導演喜歡才能更有表達**,才更有希望把這部戲拍好。”
“你不喜歡嗎?”
“還行,我更喜歡在鏡頭下有所作為的表演或者說體驗,退而求其次的話,監視器前看看其他演員的表演和創造也不錯,這部戲對我來說就是最后的層次,一部可以拿給觀眾看的不錯作品。”
莫嘉娜有些不理解甘敬的表達,但沒有糾結于這個,她知道自己不論在表演還是執導上都和他差的遠,不理解也是正常的。
“按照我們這樣拍,很快就能殺青了。”
“嗯,正好紐約能把劇組搭個輪廓出來,我能去那邊快速開展工作。”甘敬坐在座位上如此說道。
莫嘉娜把劇本卷成一團,用力的敲了兩下阿甘的肩膀,走向化妝師準備補妝再繼續拍攝。
賀月找到機會見縫插針:“甘哥,我們公司的人到紐約了,婧姐敲定了一位制片人,她打算先在紐約走立項程序,把常用的人手招好。”
甘敬有些意外的說道:“她的進度也比我想象的快,嗯,招人可以,但要多參考制片人的意見,那邊劇組有些繁瑣的細節需要注意,不然容易拍到一半出現問題。”
賀月不太明白,問道:“比如?”
“比如,劇組是不是要招入強制性比例的黑人。”甘敬淡淡的說道。
賀月驚訝道:“會有這樣的規定么?”
“忘了。”甘敬面不改色的說道,“但類似這種值得注意,美國各種公會的嗅覺還是比較靈敏的,我們在那邊拍攝需要對注意這些劇組外的因素。”
賀月點點頭,心里琢磨了下,準備等會再查查老板剛才的舉例,這聽起來不像是無的放矢。
“好,甘哥,嗯,國內最近情況還不錯,《京樂周刊》做的那個專欄訪問有不小的影響,我看很多觀眾都期待甘哥你的最后一期,還有,早瑜那邊最近有有被《演員》找上門想讓她去當個導師,她想問問你的意見。”
甘敬笑了笑:“京城電視臺需要這樣來刺激收視率么?”
“《演員》畢竟有好些季了,京城電視臺不想放棄好不容易打造出來的金牌節目,早瑜這段時間熱度挺高,電視臺和我們公司關系也不錯,所以有了這樣一個邀請。”
“可是,早瑜也有些顧慮,唔,甘哥你上過那個舞臺,她現在跑過去當一季導師怕你不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