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踏馬笑死了!”
“臺上就是你們頒獎前說的當之無愧的影后吧,看起來果然演技很好(狗頭)。”
“細節來了,這位就是新娛的董事長,人家甘敬宣布錯名字,他為啥要驚詫的站起來?不是說信封保密嗎?”
“整場看下來,李早瑜就是最大輸家。”
“錯,京城電影節才是最大輸家!”
“呵,你們還是太年輕,明年入圍,要是給甘敬頒個影帝,你看他是不是樂呵呵的過來?這件事從一開始就古怪的很,甘敬已經是盡力表達不滿,也就這樣了。”
“有人先笑后哭,這是甘敬,有人先哭后笑,這是顧安江,明年再戰吧。”
“不管怎么說,甘敬的表演功力還是體現的很到位,他這次電影節的情緒變化像是教科書一般的標準。”
眾多網友紛紛在不同平臺發表對頒獎典禮的評價,有的義憤,有的嘲笑,有的認清現實,有的冷眼旁觀。
有關媒體的報道要稍晚一些才出來,他們的措辭要更為溫和。
——《京城電影節頻現黑馬,最大熱門一無所獲》
——《影后頒獎出現有趣花絮,甘敬直言最愛李早瑜》
——《盤點第36屆京城電影節,新娛成最大贏家》
——《這次的電影節沒有贏家》
作為媒體,尤其現場第一手參加采訪的媒體,報道內容受到限制,一篇做主把直言“這次電影節沒有贏家”發布出來的報刊副主任都受到了訓斥。
隨即,更多這次電影節獲利方的通稿加入輿論。
“劉依然艷壓李早瑜,紅毯獎項雙贏。”
“新娛仍是國內最具實力的影視公司,僅從這次最有含金量的京城電影節就能看出來。”
“《迷夢》擊敗《百萬寶貝》拿到最佳影片成最大黑馬。”
2月22日的這天晚上,不同方面的言論都冒了出來,從九點半到十二點這兩個半小時的時間內很多人的情緒都頗為激烈,只是,京城藍光卻沒有一個人發表意見。
“京城藍光這是敗者的風度,別吵吵了,人家正主都沒說話,甘敬這才是電影人風度,愿賭服輸,重新來過,京城電影節憑什么一碰到京城藍光失利就沒有含金量?別搞笑了。”
這種意見漸漸被大范圍傳播,它和京城藍光的沉默相互印證看起來很有道理。
凌晨一點鐘,就在媒體記者都覺得這次電影節即便有些激辯也就要這么過去的時候,最常和外界打交道的京城藍光公關總監張天順發出了23日下午2點鐘的發布會邀請函。
僅僅時隔一天的發布會?
這代表什么意思?
不少記者察覺到那么一絲絲大新聞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