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敬覺得這部電影的結尾能對得起觀眾,不是說它有多完美,仍以結尾來說,這種為了最初的理想而死的設置和片子的整體銜接都有些生硬。
甚至,《飛馳人生》如果不是沈騰來演,它的喜劇效果會弱很多。
甘敬之前對經紀人賀月所說的話沒有扯謊,他確實有相當一部分原因是喜歡片尾曲《奉獻》來拍這部戲——有時候,他會想,要拿什么來奉獻給觀眾,奉獻給電影,奉獻給自己熱愛的視聽藝術。
——“長路奉獻給遠方,玫瑰奉獻給愛情,我拿什么奉獻給你。”
《飛馳人生》這部戲之所以能給觀眾帶來別樣的理解、更深的觸動也不得不說導演韓寒選擇的題材是和他自己的人生經歷相契合。
很多時候,電影能向觀眾展現出來的意味就是不只在銀幕之上,也還在電影之外,這既是某種捷徑,也容易成為桎梏。
甘敬每拍一部電影都下意識的琢磨怎么讓它更好,讓角色更能適合演員,讓劇本更能自洽,順帶著,票房如果能更高自然是最好的。
物質基礎決定上層建筑嘛。
之于《飛馳人生》和導演韓寒的契合關系,甘敬思慮著男主角和孩子由自己、二思來出演便也是一種場外因素對觀眾情緒的灌輸。
《飛馳人生》里的男主角張馳和韓寒的賽車經歷有什么關系?
《飛馳人生》里的男主角張弛愛他的孩子和甘敬愛二思有什么關系?
沒有關系。
但觀眾聽到訊息、看到演員便會出電影和場外元素聯系在一起的味道。
“小謝,我決定我新戲的片尾曲就由二思來唱,你感覺怎么樣?這部戲不是主打父女情,但我和二思本色出演會是加分項,這樣對于劇本中人物動機的塑造有著天然的優勢,等到結束升華的時候不多說別的,只有二思聲音出來又是一種很深很深情緒的反饋。嗯,雖然情緒要深,但唱歌的時候要淡淡的。”
甘敬思考劇本、人物、拍戲的時候經常是一個人,但有時也愿意分享分享想法。
只是,謝歆面對男友的長篇大論沒怎么理解,她聽起來是這樣的提取重點——“小謝……片尾曲……二思……”。
于是,天后驚訝道:“讓思思唱歌?你是想讓她積累一些觀眾緣嗎?”
甘敬連連搖頭:“沒有這個意思,就是讓她的暑假能充實點,她以后長大了會記得某某暑假是和我一起拍戲呢。”
謝歆認真的說道:“你是這樣想,可客觀上會影響思思的選擇的。”
甘敬不以為然的說道:“那她應該成為一個馬術運動員而不是演員和歌手。”
謝歆生氣的翻了個白眼。
甘敬皮粗肉糙的表示MISS。
鑒于“老爹”和“歆姐姐”身份權限的不同,這件事就算這么定了下來,謝歆微弱的反抗只能是趁著男友哼唱歌曲找調的時候拍點短視頻糗一糗他。
這又是網民們喜聞樂見的環節了,別家都是甜甜蜜蜜的秀恩愛,這天后玩個短視頻吧,好像生怕自家男友不掉粉。
甘敬對這個不在意,他不把自己當歌手,跑跑調也無傷大雅,倒是偶爾瞧見女友拍個沒完便正式唱那么一兩嗓子戲腔再看她的表情比較有意思。
四月份結束,甘敬理清自己的拍攝思路也即意味著劇組的主體部分已經就緒,只差攝影、特效、配角、劇本、贊助就能愉快開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