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求推薦票,同時感謝摸摸頭同學的舵主打賞!
……
生鐵,熟鐵和鋼,其實從根本上來說,都是由鐵元素所組成。
雖然懂得用土高爐煉鐵,但這其中的本質區別在什么地方,其實楊挺并不是完全清楚——他只知道,造成生鐵熟鐵和鋼這之間的性狀差別,主要還是因為其中的碳元素含量不同……
但只要通過反復鍛打,生鐵最終就能變成熟鐵或者是鋼鐵。
因此,楊挺在吃飽喝足之后,就跟那大大小小十幾塊,加起來重近五十斤的鐵塊卯上了……
斧頭鋤頭刀子這些東西都是目前所急需的,但最終,楊挺卻沒有立即鍛造這些東西……
因為在鍛打這些鐵塊不過一個小時之后他就發現,其實先比斧頭鋤頭刀子這些,他更急需的,其實是一把鐵鉗子!
用木頭鉗子來夾或者控制燒紅的鐵塊,進行簡單的粗煉,那還馬馬虎虎,要想按照心中所想打造成某個形狀,那就是妄想——木頭鉗子一會兒就給燒化了……
當然了,最重要的原因是木頭鉗子夾鐵塊,燃燒產生的煙霧,實在是熏的他受不了——這才不到半個小時,他就已經給熏的兩眼又紅有腫,就跟被家里的老爺們給胖揍了一頓的老娘們似的……
所以,楊挺不得不決定,先搞把鐵鉗子來用!
選擇了兩塊各自應該不過幾兩重的小鐵塊,楊挺便揮舞著石錘,開始了打造一把鉗子的計劃……
還是因為木頭鉗子的緣故,楊挺根本無法對這兩塊小鐵塊進行折疊鍛打之類的傳說中打百煉寶刀類似的鍛打方法,翻來覆去就一招,正面砸完砸側面,側面砸完又倒回來砸正面……
手法端是不堪入目。
也得虧這地方沒啥老鐵匠,要是有的話,看到他現在這打法,怕是會惱火的一錘子將他的腦漿子都給敲出來,免得他糟踐了打鐵這門手藝……
但不得不承認的是,楊挺的打鐵手藝雖然糙,但還真有用——經過他吭哧吭哧砸了兩三個小時,又消耗了七八斤鋼碳之后,兩塊小鐵塊成功的被他給砸成了兩個前段扁圓,后端細長,長約三十來公分的細鐵棍……
而且這細鐵棍上看起來還勉強算是平順,不是那種鍛造不足而顯得粗糙坑洼的模樣!
在小鐵棍細頭各自插進一截木頭之中作為手柄,并簡單的將之固定成x形狀,一把簡單的鐵鉗便做好了!
其實嚴格意義上來說,鐵鉗它不是這么做的——至少,中間固定的部分最好穿孔用螺栓固定,這樣做出來的鉗子,用起來才會比較方便……
但楊挺現在根本沒有適合用來給鋼鐵穿孔的工具,于是便只能是暫時將就著,等到工具逐漸完善,然后再逐步進行優化……
拿起做好的鉗子簡單的試了試,又調整了幾次交叉受力部位之后,鉗子在夾取之時,雖然有時候依舊顯得不那么利索,但總算是可以用了!
想到再也不用忍受那煙熏火燎的滋味,楊挺忍不住的哈哈大笑,就跟那大反派搶到了什么絕世寶貝似的……
同時,有震耳的聲音在腦海中響起!
“第一件具有相當科技含量的鐵制工具誕生,空間功能開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