變化五分八門,羅蘭玩得極有意思。
他將因果魔法陣‘切’得更小塊,進行試驗。
看著越多越多的效果和組合出來,他逐漸上頭,連課都不上了,就躲在宿舍里試驗。
每天的游戲時間結束后,也不出去找基友玩,就是用自己的電腦,開始記錄實驗實據,和推算數據,以及規劃接下來的試驗方向。
他滿腦子,都是實驗的內容。
就這么一小塊‘因果魔法’的碎片,就讓羅蘭測試出至少十三種特殊的,有用的效果。
至于其它的效果,不能說沒有用,只是負作用更明顯。
但羅蘭還是記錄了下來,他知道自己依然還是螞蟻摸象。
他只摸到了大象的幾根體毛,不能就認為這幾根體毛,就是大象的模樣了。
那些不好的,有副作用的效果,可能以一個更大的,或者說宏觀的角度來看,也是不可或缺的。
只是特定情況下,在渺小的人類看來,有副作用罷了。
就這樣,他天天做魔法試驗,一眨眼,十多天就過去了。
然后他也找到了‘造食術’的思路。
造食術不一定就是得成品的食物,比如說魔法面包什么的。
它也可以是葡萄糖,這是論壇上一位網友提供的思路。
葡萄糖的主要成份是碳氫氧,說得更簡單些就是6碳6水化合物,這些東西,空氣中都大把,不需要找材料。
而且葡萄糖提供的能量也挺多的,天天吃葡萄糖不吃東西東西,人也不會死,頂多缺點別的營養。
而羅蘭只要從空氣中提取二氧化碳和水,就能有足夠的原材料了。
問題的難點在于,如何把這兩樣東西進行化合反應,成為葡萄糖。
正常情況下,這需要中間的催化劑,但羅蘭利用因果魔法陣的其中一塊碎片功能,再用魔力當成是消耗品,就完美實現了催化劑效果。
思路有了,接下來就是法術模型的拼接和契入。
又花了半天的時間,羅蘭將造糖術魔法給整了出來,最后還花半天進行了糾錯檢查。
再進行了數十次的實驗,以致于他的桌子上堆起了小山高的白色葡萄糖晶粉。
他還嘗了不少,味道相當不錯。
“成了!”
羅蘭將左右手各捧著一團葡萄糖,笑得相當開心。
做不出面包,我做點糖來飽肚不也行嘛。
接著他將法術模型抄錄下來,放到系統空間中,接著準備出門,把這玩意獻祭給魔法女神。
造油術,造水術,現在造糖水也有了。
三連魔法,一氣呵成!
以后玩家游戲編年史,或者這個世界的魔法歷史,肯定有自己的名字。
人的財富,或者是地位到達了一定層次后,大多數人都會想著要名留青史的。
他興高彩烈地出了宿舍,正打算走遠點用傳送魔法,把自己傳送到法蘭斯王城呢,結果就看到周圍的氣氛似乎有點不對勁。
一些在宿舍出入的學生們,看到羅蘭,表情都是相當羨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