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共九雙鞋子,只有六雙是真的,三雙假貨。
他該相信誰?
是該信虎撲,還是信迷橙?
憤怒的楊旭直接找了賣家,可在客戶那“假貨剁吊”的回復下,楊旭敗下陣來。
還真應了那句話:
網購有風險,入手需謹慎。
……
接下來的兩天楊旭很忙。
隨著他在阿里巴巴訂購的各種生產材料到貨,楊旭累得半死。
一天要收十幾趟的貨,還得他自己去卸。
因為物流公司只是皮包公司的原因,送貨駕駛員,車子是個人,駕駛員一般和物流只談運費不談卸貨,他也毫無辦法。
為了節約生產時間和場地,楊旭還去找了一家信譽不錯的印刷公司談好長期合作,首批采購了四千個包裝盒。
最后去龍華三和人才市場招聘了三個包裝工。
三班倒,一個月六千,買五險一金。
考慮到在市區工作的原因,楊旭每個月還補貼兩千伙食費和一千住宿費,不然就六千來塊錢的工資,他們一年到頭也存不了多少。
就這樣,楊旭前前后后忙碌了兩天半,終于把準備工作給做好了。
材料運回來后楊旭便把開工的事交給了王大壯,生產他也不懂,只需要知道每天出了多少臺設備就行。
......
7月27日。
奈雪融資酒會召開的日子。
這兩天,普通人沒察覺,深圳上流社會卻是有些涌動。
留心的人會發現,這幾天,借著奈雪融資的機會,星級酒店入駐了不少國內投行和其他金融機構。
尤其是一些知名PE到來,更是讓人心動,頻頻有人去拜訪這些金主。
說不定金主心情一好,現場就答應投資了呢。
對小企業來說,幾百萬的融資,那是了不起的成就了。
可能大多數人不知道,投行和PE兩者不是一回事,又互相有牽連。
投行主要是幫助企業上市的,收取中介和保薦費用,相當于中介機構。
而PE是指在企業未上市之前入股,提供企業資金,力圖在上市以后退出獲得回報。
PE是投資者,而不是中介,這是和投行最大的區別。
當然,一些大投行下面也設有自己的PE,所以也可以把PE看作廣義的投行業務。
在我們國內,中信、華泰、中金、中信建投穩居前四,這次奈雪不單單邀請了幾家國內大型投行機構,還邀請了不少有實力的PE到來,這也讓人進一步看清了奈雪的實力。
而奈雪獲得關注和青睞,其實也情有可原。
18年,完成首輪融資的奈雪被估值60億,成茶飲品牌首個獨角獸。
完成融資后,奈雪的茶創新打造“茶飲+軟歐包”的雙品類商業模式,從而帶來1+1大于2的效果。
就在短短的一年半時間內,奈雪擴大了三倍不止,所以投行忍不住動心,那是必然的。
要不然,你就算發了邀請函,別人也不會搭理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