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在這些使魔心目中,她們的母神實在太過不近人情了,還是父神更加值得親近。
在這個時候,李書山正愉悅地通過魔法人工智能愛麗絲,清點著這一次的魔力收入,他的臉上浮現出了滿意的神色。
然后他心念一動,眼前就出現了一幅世界地圖,只見地圖之上,在華國、東瀛乃至于整個東亞地區,都有無數光點閃爍著。
這些光點顯然代表著那些正在為“魔網”產出魔力的人類,其中東瀛的就依靠了“靈異復蘇”,而華國的,則是依靠《武俠世界》這款虛擬現實游戲。
除了這兩國的光點十分密集之外,其他地區的光點,就比較稀疏了,顯然這也是依靠了《武俠世界》這款游戲。
然而武俠文化終究只是華國特色,雖然這也可以吸引西方國家的玩家,但是終究存在著文化上的隔閡,所以它始終是小眾的。
不過李書山對此也沒有太過在意,對于歐洲國家與米利堅星條國,他本來就為它們準備了專屬套餐,只是之前一直受限于魔力不足,或者說魔力都用來先開墾東瀛的“靈異復蘇”了,所以才沒有動手。
現在,隨著東瀛的“靈異復蘇”已經走上了正軌,歐洲的“魔法復蘇”,也應該要開始搞起來了。
歐洲諸國,明明也擁有悠久的歷史、燦爛的文化,結果現在在整個世界之中,大腿最粗的兩個國家,卻是東方的華國,以及太平洋對岸的米利堅星條國。
雖然很多人都覺得,米利堅星條國是繼承了歐洲諸國那源遠流長的文化,算是歐洲諸國的馬甲,但實際上卻是,米利堅星條國還是世界老大,歐洲諸國全是它的小弟。
魔法,或者說與魔法密不可分的奇幻文化,也是源自于歐洲,像《指環王》、《哈利波特》之類的作品,都已經暢銷世界,讓奇幻文化幾乎成為了全世界人都耳熟能詳的東西。
只至于連東瀛都發展出了東瀛式奇幻輕,而華國的網文就不用說了,早期的網文,幾乎都充滿了劍與魔法。
雖然并不想承認,但事實就是,假如李書山開發的第一款虛擬現實游戲,不是《武俠世界》,而是《奇幻世界》的話,估計后者的影響力將遠遠超過前者,成為這個世界上最受歡迎的游戲。
這就是由于西方國家近代以來,一直是世界的中心,其幻想文化也連帶著主導世界的現實。
然而對李書山來說,這恰恰都成為了他可以利用的東西,如同東瀛的“靈異復蘇”一樣,他要讓沉迷“魔法復蘇”的西方人,都成為他的打工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