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就連一些中小公會,也看著聯盟的說明,心中躍躍欲試。
“新城啊,感覺好有趣,咱們是不是也可以試一試?”
“但資格太難了吧?六千萬貢獻度……賣了咱們公會也湊不齊啊,更別說人數了……”
“與其他公會合作唄?我覺得這個公會聯盟還是有搞頭的,總不能一直讓幾大公會做大吧?”
“哎,真羨慕那些拿出幾千萬都不帶喘氣的大公會,一人捐出來幾千點貢獻度就行了,小公會太難了……”
“小也有小的好,大公會也有大公會的壞處,他們人越多越臃腫,也越不好管,各種條條框框也多,還是咱們這種親友團舒服,唯一的缺點大概就是公會實力太弱了。”
“各有利弊吧。”
玩家們的討論越來越熱烈。
而在這段時間里,伊芙也根據發展需要,在自己的區域中選了二十幾個適合建城的地點。
身為方圓上百萬公里區域的實際掌控者,又是神通廣大的真神,伊芙挑選建城地點還是有一套的。
這些地點不是隨便選擇的,而是祂綜合了戰略需要,地理位置,以及物產條件選擇出來的。
戰略需要自不必說。
那些關鍵的地點……如精靈之森北區靠近前任神國的區域,連接死亡荒漠與精靈之森的黑暗山脈區域,與神圣曼尼亞帝國隔河相望的精靈之森東部區域等,都是伊芙打算筑城的地點。
當然,某個區域中的具體地點也是伊芙精挑細選的。
其不僅要適合筑城,也要有值得筑城的資源。
比如資源匱乏的黑暗山脈區域中伊芙標綠的三個地點。
一個是在合適筑城的盆地內,本身就是黑暗山脈中相對富饒的區域;一個是在黑暗山脈與豐饒平原的交界處,土地相當肥沃;還有一個是在與地下世界距離接近的地方,不僅可以打通通往地下世界的通道,還蘊藏著不菲的礦藏……
當然,雖然在黑暗山脈中標綠了三處,但伊芙是僅僅打算只在這里筑城一座的,一旦有玩家公會選擇了三個地點中的某一個,另外兩個就會從合適筑城的地點中移除。
精靈之森那就更不用說了,幾乎任何地方都很豐饒,只需要考慮地形與地理位置即可,二十多個標綠的地點中除了黑暗山脈區域的三個,剩余的全是精靈之森的。
而在伊芙的計劃中,考慮到發展與戰略的需要,最好在黑暗山脈、精靈之森東部邊界、以及精靈之森北區都有一座保底的主城。
精靈之森還好說。
東部邊界靠近維穆爾河(詳見210章),那是賽格斯大陸第一大河,與神圣曼尼亞帝國隔岸相望,平日里就經常有南部艾瑞斯王國與神圣曼尼亞帝國的商船往來其中,河運發達,而岸邊的土地也非常肥沃,很適合建一座港口……
這對于那些已經開始與人類世界做貿易的大公會來說,還是很有吸引力的。
而北部區域雖然距離核心區較遠,但魔獸資源非常豐富,對于那些喜歡刷怪與冒險的高等級玩家來說很有吸引力。
早從幾個月前起,就有人抱怨往返北區與南部核心區太耗費時間了,如果真的建一座城,絕對是正好滿足需要。
更別說,前任的神國也墜落在那個方向,而伊芙是打算最近就對玩家正式開放神國的探索的。
可以預見,北區那里即使遠,也很大概率成為筑城的熱點。
就怕沒人愿意到黑暗山脈……
相對于物資豐富的精靈之森來說,黑暗山脈還是太貧瘠了,這里魔力濃度也不算高,交通也不算便利,就連筑起城來,也挺有挑戰性的。
不過,作為獨一份的“山地”,也說不定真有人感興趣呢?
而對此,伊芙的打算是在向玩家們介紹適合筑城的地點的時候,包裝包裝吹一波了。
比如山城易守難攻,比如連接死亡荒漠與精靈之森的戰略地位十分重要,比如有激發隱藏劇情的潛力什么的……
三個關鍵區域保底三座城,其他地域就任由玩家自己發揮了。
現在《精靈國度》有三十六萬玩家,三萬玩家一算的話就是十二座城,去掉零頭,伊芙覺得怎么也得有十座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