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戰隊:選手可自行選擇加入某支戰隊,加入戰隊需消耗自身50%積分,消耗的積分,將平分給戰隊所有成員。
這規則倒也好理解。
打個比方說,如果封茍想要邀請汪大龍加入自己組建的戰隊,需要消耗9點積分,因為,汪大龍的身價是18點積分,反之,若是汪大龍要加入封茍組建的戰隊,也要消耗積分,也是消耗9點。
同樣是消耗,邀請是消耗封茍的,加入則是消耗汪大龍的。
而這些消耗掉的積分,都將平分給戰隊所有成員。
于是,問題出來了。
“難道說,這些積分還有別的用處?”
這是一個很值得考慮的問題。
封茍現在的積分是57點積分,組建戰隊扣除10點的話,還剩下47點,這積分如果全部用來邀請隊友的話,可以直接把積分榜第二名和第三名拉進自己的戰隊,這對后面即將展開的比賽來講,絕對是巨大的優勢。
可是,這樣一來,封茍身上的積分,也就所剩無幾了。
該怎么選擇呢?
稍一思索,封茍有了決定。
作為積分榜第一的選手,封茍自然是第一個出手。
組建戰隊!
第一支戰隊,組建完畢。
邀請隊友!
消耗了28點積分,汪大龍和張默晨,被拉進了戰隊。
還剩下兩個位置。
封茍卻放棄了拉人。
華夏區,已經沒人了。
其他區的玩家,封茍不了解,也不愿意浪費積分去邀請,反正,到最后,總會有玩家要加入進來的。
他這邊做完了選擇,便輪到排名第二的SPM了。
SPM也是ST戰隊的成員之一,擅長中單,是ST戰隊的核心,當初,正是在他的帶領下,華夏隊另一支戰隊被打了個21;3的懸殊比分。
可是。
本該組建戰隊、本該邀請隊友的SPM,卻全都選擇了放棄,竟是根本就不愿意消耗自己的積分。
反倒是排名第三的Fish,組建戰隊,邀請SPM,一下子消耗了28點積分,差點兒破產。
“原來如此!”
看到韓國隊如此選擇,封茍,明白了。
積分!
很顯然,后面的比賽中,甚至是最后最強王者的判定,都跟這積分息息相關,若不然,韓國隊不會做出如此選擇。
Fish邀請SPM,消耗了18點積分,這積分,最后平分的話,SPM可以分到近4點。
這,是在幫SPM加分!
果不其然。
當處于第四名的歐洲玩家和處于第五名的歐洲玩家分別組建完戰隊、同樣放棄邀請隊員之后,排名第六的ST52,也選擇了加入戰隊。
第9位的WP。
第10位的AK。
四名韓國隊員,加入了SPM組建的戰隊,累積消耗了55點積分,平均分攤之后,每人可以得到11點積分。
于是。
一躍之下,原本只有38點積分的SPM,竄升到了第一位,其積分,達到了49點。
反觀封茍。
由于組建戰隊和邀請隊員,花掉了38點積分,雖返還了5點積分,其積分,依然跌落至了24點,滑落至了積分榜第四位。
反倒是汪大龍和張默晨,因為一點積分沒有消耗,分別躥升至了第五位和第六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