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期要求這么緊?”
任霞一雙漂亮的大眼睛睜得老大,盡管她只是在讀的本科生,可基本的眼光還是有的,以奮進廠這種底子薄,技術差又毫無經驗的小廠,能在三個月內把駁船改造成清淤船就已經算是奇跡了。
至于一個半月,任霞也就是說來聽聽,連她自己都沒當真,可蒙建業一張口就是半個月。
半個月,也就是兩個星期,十五個工作日,換算成小時也不過360個,就這點時間別說改裝一艘兩百噸的駁船,就是修個故障率稍高的小艇怕是都不夠。
“是不是覺得時間上太苛刻,根本搞不來?”看著一臉難以置信的任霞,蒙建業卻是早有預料般的笑了笑:“如你之前所說的辦法,平整船體,內部舾裝,再外部舾裝,最后刷漆噴涂,這一套下來,少說也得兩個月。
若是放在幾個月前,就是熬上半年我都不怕,可是現在我們就只有半個月的時間,干成了我們就是英雄,干不成估計連狗熊都不如。”
任霞有些不明就里,不就改裝個清淤船,干嘛要弄得這般緊迫。
任霞不清楚內情,可梁明秋、賀城、牛晨等人卻是知道,真實的情況只比蒙建業說得還要糟糕。
自打要搞清淤船以來,對其懷疑和反對的聲音就從沒停過,特別是廠里從縣工程處招來的清淤工程隊后,沒必要再搞清淤船的聲浪便更加的劇烈。
盡管在焦大林的支持下,蒙建業等人并沒有受到太多的影響,但那種無形的壓力卻比有型的質疑更令人壓抑與難受。
更何況廠長焦大林承受的壓力更是旁人難以想象的,來自廠內的質疑也就算了,還要應對縣、市有關部門的一次次調研與詢問,因為“養病”的申達民就拿著改裝清淤船的事做文章,說焦大林為了渲染政績,不惜空耗寶貴的國家資源。
如此種種早已經把營造清淤船這件事逼到了墻角,于是擺在蒙建業等人面前的就只有兩條路,要么放棄,老老實實的下海協助工程隊當苦力;要么就用最短的時間把清淤船搞出來,用事實證明他們才是對的。
蒙建業等人本來就不想當勞力,自然選擇后者,但問題是想要在工程隊完成小艇碼頭清淤工作前完成清淤船的改造,難度可不是一般的大。
要知D縣工程處給的工期才一個月,在這么短的時間內,想要完成堪比營造新船的工作量,本身就面臨極大的困難,更何況還要提前,怎么看都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任霞之前不知道這里面的隱情,可她的好閨蜜兼同學孫宏紅卻也不是擺設,三言兩語就把前因后果講了一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