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價碼是提高了,可問題是這些都是他羅建軍玩剩下的梗,他怎么可能認慫,于是想都不想直接就答應了。
正因為牽扯50塊的巨額賭約,羅建軍才會比其他人更加關注清淤船的動向,不管怎么說就算贏錢也要贏得堂堂正正不是?
“說良心話,焦廠長這個人還真不錯,就是性格太犟了,聽不得人勸,結果一味的一意孤行,就把路子給走差了。”
盡管羅建軍對孫宏杰的50塊錢是十拿九穩,可收回目光的他還是不面有些唏噓感慨,不管怎么說若是沒有焦大林,也沒有他們現在的活計。
……
抱著同樣看法的不止是羅建軍,市調查組負責人叢文茂也是如此,早在申達民和鄒波去市里狀告焦大林獨斷專行,盲目蠻干之時,市里便責成剛剛就任計經局副局長的叢文茂成立調查組,專門調查焦大林的相關問題。
叢文茂在聽取了申達民和鄒波的陳述后,并沒有偏聽偏信,而是帶著兩個辦事員來到奮進廠周邊進行實地調查。
很快便了解到奮進廠維修漁船以及對漁民實施分期支付維修款的細節,叢文茂雖說覺得奮進廠的做法有些不合當下的規矩,但也不得不承認,焦大林在改革方面的魄力與膽識,更驚嘆于其所帶來的效果。
因為在這項政策的催動下,不過才短短兩個月的時間,奮進廠便累積修理各類漁船達26艘,實現銷售收入達十二萬元。
一舉將奮進廠這個靠著財政撥款茍延殘喘的小船廠扭虧為盈,若是僅僅于此也就罷了,更難能可貴的是,經過維修后的漁船因為能夠出遠海捕獲更多的海產品,還給當地帶來巨大的經濟效益。
只是一個看似違規的企業政策,就帶來企業與當地的共贏,僅這一點,就讓從事政策研究多年的叢文茂打心底里佩服。
如果事情僅限于此,叢文茂非但不會干預焦大林的工作,反而還會向上級建議,繼續讓焦大林放手實踐分期付款的政策。
然而事情壞就壞在,那艘僅需半個月便完成的清淤船上,或許是分期付款的政策太好,讓焦大林膨脹了,于是便徹底飄了。
放出半個月完成清淤船這個不切實際的宣言也就算了,還鄙夷余力的往這個充滿抱負的船上投入大把的資源。
一千二馬力的蘇制船用柴油機;五百千瓦的配電設備;兩套完整的液壓管路裝置以及其他配件,總之難以計數。
如果這些設備和物資全部屬于奮進廠所有倒也罷了,關鍵是它們都是從當年試航沒多久便被拆解的某型六百噸水泥船上的設備和配件。
原則上這些東西應該隸屬于市交通局,只是臨時放置在奮進廠保存,所以原則上奮進廠只有保管權,沒有使用權,可焦大林一聲令下,他們就堂而皇之的用了。
若是能合理的利用,產生如同分期付款的良好效益也沒什么,問題是奮進廠的清淤船明顯就是個假、大、空的膨脹產物,如此一來,一個國有資產流失的大帽子就不得不扣在焦大林的頭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