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蒙建業等人因卓越廠設備的歸屬吃驚之際,位于卓越廠氣派的辦公大樓內,全面主持卓越廠工作的宋革廷卻覺得,利用卓越廠老舊設備抵扣十分之一RB電視機生產線款項的決策,是他這么多年來位數不多的神來之筆。
就連省里的領導對他這項決策提出了褒獎,說他是改革的楷模,頭腦靈活的好干部。
有了省領導的這句評語,他只要牢牢抓住老廠長退二線,全面主持卓越廠工作的有利時機,把RB電視機生產線安裝并投入生產,屆時憑著出色的財政貢獻和利潤業績,跳出LH市,直通省里的實權部門也不是不可能。
所以目前的首要任務就是破除一切困難,將RB的電視機生產線落地卓越廠。
確定好今后的工作重點,宋革廷便在沉思的窗戶前深深呼了一口氣,旋即做了幾個擴胸運動,準備回到辦公桌前繼續批閱文件。
便在這時他的辦公室門突然被敲響。
“進來!”
宋革廷沉聲喚了一聲,便拿起一份文件讀了起來,不一會兒他的秘書鄒波神色異樣的走了進來,還沒等開口,宋革廷便抬眼看了一下,有些不悅道:“不是跟你交代過嗎?讓你全程陪著山下先生,有事通過廠辦知會我一聲就行,怎么還親自跑這里來了?萬一山下先生因為溝通不便生出誤會該怎么辦?”
鄒波因為在奮進廠清淤船下水時的表現徹底跟卓越廠的廠辦副主任無緣了,不過宋革廷還是挺愛惜他的才華,依然留在身邊做了自己的秘書。
所以鄒波對宋革廷可謂是感激涕零,因此面對宋革廷的不悅立即誠惶誠恐的將剛剛的遭遇一五一十的說出來。
原來同意出售給卓越廠電視機生產線的三縣株式會社社長山下林三郎不但是個企業家,還是個收藏家。
只不過山下林三郎的收藏跟普通的古董字畫不同,他愛好的是各個歷史時期的機械設備,為此他還在RB神奈川成立了機械設備歷史博物館,專門存放他從世界各地淘來的老舊設備。
宋革廷正是知道了山下林三郎的這項愛好,便投其所好,向山下提出用卓越廠的老舊設備抵扣部分進口款項的提議。
山下答應的非常爽快,因為他早就注意到卓越廠準備淘汰的那批設備,絕大部分是蘇聯在1950年,由烏拉爾機械制造廠生產的船舶加工設備。
要知道烏拉爾機械制造廠生產船舶加工設備只有1942年到1951代初這短短的9年時間,從1952開始,因二戰并入烏拉爾機械廠的原船舶機械生產廠就從烏拉爾返回列寧格勒,成為應成立的列寧格勒機械廠的基干。
再加上戰亂和蘇聯政策等因素,烏拉爾機械制造廠所生產的船舶加工設備存量極少,山下林三郎跑遍世界各地,也沒找到幾臺烏拉爾機械制造廠所生產船舶加工設備,結果卻在卓越船廠見到了一大批。
這還不算,竟然還有個“馬鹿”拱手相送,這么好的事兒要是不答應,那他山下林三郎不也成了“馬鹿”?所以這事兒必須答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