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水警區是指望著特區準備擬建的大型船廠,可等了一年除了將碼頭平整出來外,其他的項目才剛剛開工,至于工人什么的更連個人影都見不到,估計形成初步生產能力怎么還得四、五年的時間。
這點時間對剛剛開發的特區來說不算什么,可對水警區來說卻等于說存在四、五年的空窗期,若是這個期間停靠水警區的船舶出了問題怎么辦?難道還得跟人家艦長說:“同志,您再等五年,五年后我們在給您修好?”
所以船廠的事兒讓水警區的領導們很是頭疼,就連幾個月前率領海軍工作組調研工作的黃康都對水警區周邊薄弱的船舶工業基礎表現出極度的憂慮。
就在水警區領導和海軍工作組對此事一籌莫展之際,奮進廠以一場驚艷的清淤船表演秀,意外的進入了水警區領導和海軍工作組的視野中。
特別是帶隊調研工作的黃康,在一番接觸后便向當時陪同的魯斌提議,奮進廠雖小,但卻有足夠的活力,核心骨干的技術也不弱,只要給予足夠的發展空間,完全可以作為水警區的過渡廠。
這才有了后來的清淤船訂單,與其說是水警區急需,還不說是給奮進廠的一次大考,結果證明黃康的眼光還是不錯的,奮進廠修造清淤船不但快速,而且幾項改進也讓水警區的官兵們大為贊賞,算是完成了水警區的“考核”!
所以這次就算劉浩不來求水警區,魯斌等人也準備不失時機的扶持一把,水警區或許養不活一個船廠,可在初期時給予些良好基礎的能力還是有的。
結果水警區這邊還沒想好調撥什么樣的設備給奮進廠,人家奮進廠就從要東西改為求幫說話了。
這下好嘛,連東西都不用給了,動動嘴皮子就能把事兒給辦了,魯斌不答應才怪呢。
只不過答應歸答應,出面前也得搞明白“敵我態勢”不是,所以才會問了下基本情況,對此劉浩到不擔心,當即便說道:“我們廠的蒙建業同志就在卓越廠盯著這件事呢,今天早上剛剛接到他發的電報,事情應該是真的。”
“原來是蒙建業那小子,他做事我放心,恩,行,我這就幫你問問。”說著,魯斌便拿起辦公桌上的電話:“幫我接海軍后勤部……”
魯斌的話剛一出口,劉浩就有點懵,以至于后面的話根本就沒聽進去,心里只有一個念頭,不就是幫忙說點兒話嘛,要不要這么夸張?
……
“多虧了水警區,要不然這批設備不知道要拖到猴年馬月呢!”
一個星期后,蒙建業看著那些蓋著一堆公章的批文,被梁明秋裝入檔案袋兒,臉上滿滿的全是感慨:“原以為他們搞得太夸張,直接捅到海軍總部,現在才知道,人家做得那叫一個正確,這卓越廠就是頭倔驢,勸著不走,非得打著才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