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王這不對呀,奮進廠從初始設計,到最后的完工,一共才用了不到四個多月的時間就完成了游船的建造工作,這工期是不是太短了些?”
G市專門成立的驗收評估組辦公室里,一位雙鬢斑白的老技術員手里拿著一份游船技術材料,雙眉緊皺的拍了拍身旁的另一位技術員,把手上的資料遞了過去。
那名叫老王的技術員接過資料,正了正鼻梁上的黑框眼鏡,在剛才那位技術員標注的兩行文字上仔細的看了看,卻沒有表態,而是將手上的另一份資料交給那個技術員:“老陳,你先看看這份。”
叫老陳的技術員接過來只掃了幾眼,原本皺起的眉頭,這下就跟貼在一起一樣,皺得更緊了:“綜合噪音指標才65分貝,這……這……這怎么可能?”
“我也有點兒納悶呀,這么短的工期,達到這么高的指標,你們誰聽說過嗎?”
老王說著,將鼻梁上的眼睛摘下來,環視了下辦公室里其他幾位技術員,發出了自己的疑問。
其他的幾位技術員面面相覷的互相看了幾下,都不約而同的搖了搖頭,其實也不怪這些技術員會如此懷疑,高標準和短工期其實是對兒很難調和的悖論,正所謂慢工出細活兒,指標一旦設置過高,船舶建造的工期勢必要拖長,反之也是一樣。
綜合噪音65分貝,雖然只是個簡單的數字,但這背后卻折射出船體的整體設計,動力裝置的把控,傳動裝置的整合以及艙室的具體處理等等船舶建造的細節。
能坐在這間辦公室里說不上是船舶領域的頂級專家,但還是清楚船舶建造常識的專業人士,他們很清楚想要達到綜合噪音65分貝這個接近自然噪音標準的數值意味著什么,過多的細節處理勢必會造成建造工期的拉長。
可奮進廠提交上來的技術指標材料上現實他們首艘游船的完工時間不過四個月另十九天,要知道一般的大廠想要達到如此高指標的建造要求,少說也得八個月到一年的時間,若是加上前期設計和圖紙繪制等前期工作,工期延長到一年半都算是快的。
然而奮進廠卻只用了四個月另十九天,工期連大廠的一半兒都不到,這就不得不讓人懷疑,這里面是不是有什么貓膩?
“這么高的指標,卻用這么短的工期,這里面有沒有問題我不敢說,但想必這次咱們是要仔細些嘍。”良久之后一位頭發花白的技術員開口打破了沉默。
那位被稱為老王的技術員則抿了口杯里的茶水,點了點頭:“說的沒錯,這次驗收省里和市里都很重視,咱們也得打起精神,既不矯枉過正,也不妄自菲薄。
哦,對了,漢鄂船院的秦教授今天就要過來,他是這方面的權威,咱們抓緊時間,把發現的可疑點匯總一下,讓秦教授看看,這里面是不是有什么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