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達民不愧是經過硝煙洗禮的戰斗英雄,幾句話不離打仗那點兒事兒,知道的明白申達民是在打比方,不知道的還以為中國又要跟誰動手呢。
好在沒過多久車站里通知檢票上車的廣播響了,這才打斷申達民興致盎然的表態,不過就在他檢完票,登上即將啟動的列車,卻突然從車窗里探出頭,沖著蒙建業大聲的喊了一句:“回去跟梁明秋說,我跟他爺爺的事兒過去啦!”
聞言,蒙建業有些愕然,可等他想說些什么的時候,申達民乘坐的列車已經啟動,帶著申達民迎著呼嘯的北風漸行漸遠。
但轉身之后,蒙建業卻是會心一笑,老一輩的恩怨他不想參合,但也不想他們冤冤相報,如此能放下,挺好!
……
大廠的效率還是很給力的,蒙建業來中都不到一個月,兩具四葉螺旋槳就造好了,按照秦教授領銜的設計小組給出的最佳參數,四葉螺旋槳葉片根部為機翼式截面,從而可以在較小的力矩下,提供更大的推力。
葉片上部為圓弧形,以便降低空泡產生,減少空泡侵蝕,每個葉片的傾角為8.5度,既可以減少槳葉震動,又可以盡最大可能降低噪音的影響。
總而言之這兩具螺旋槳不說是國內最高水平吧,但也算位于前列,而能造出這類螺旋槳的大廠不得不說其技術實力真的沒得說。
由此看來,奮進廠在這方面還有很長的路要走,所以梁明秋和牛晨等人也就沒有同蒙建業一起回去,繼續留在某大廠安安心心的學本事。
……
就這樣又過了一個星期,蒙建業終于帶著兩具螺旋槳回到了奮進廠,而此刻距離389號掃雷艦開工已經過去了兩個月。
得益于焊接方面的工藝革新,389號掃雷艦損傷部位的焊接工作順利展開,雖然因為烘干,防潮以及預熱工藝的加入,導致焊接工序變得復雜,效率也隨之減慢。
好在389號掃雷艦損傷部位并不多,加之奮進廠的焊工人數也并不少,于是在焊工們三班倒之下,等蒙建業回到奮進廠,大部分焊接工作已接近尾聲,剩下的也就是些邊邊角角和分項驗收。
至于船上的管線、電纜和儀表在蒙建業回來之前就已經全部完工,之前困擾389號掃雷艦的一大難題,供電設備的震動和噪音問題,也在孫宏杰和甄嘉這兩位“降噪專家”的聯合協作下得以順利解決。
為此還得到中途前來視察的N艦隊參謀長董益民的贊許。
因為孫宏杰和甄嘉并沒有如絕大部分專家那般,要求更換新的供電機組,而是對原有供電機組優化的同時,對其進行了綜合降噪處理,說白了就是把對付發動機噪音那一套辦到了供電機組上。
八組,十六個串聯并列減震器;經過改良的降噪殼;若不是這套供電機組沒有發動機進氣和排氣的要求,兩人極有可能把消音器都給弄上去。
經過這么一頓綜合處理,供電機組的噪音從原來的121分貝,硬生生降到了75分,效果是相當不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