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哲聽了凌國強的話。
沉默了片刻,然后點了點頭。
其他人不知道,反正方哲覺得凌國強的話說的都是事實。
這倒不是如今的奮進廠成了個大工地,顏值上很難看,而是方哲通過這些日子以來的觀察,得出的客觀結論。
盡管奮進廠這段時間發展很快,甚至連船塢都開始施工建造,可在方哲和凌國強這些有頭腦懂技術之人眼里,奮進廠就跟個棉花團似的,外表光鮮亮麗,其實里面空得很。
就比方說被奮進廠引以為傲的螺旋槳加工車間吧,里面的設備是很不錯,拿出來吹牛逼絕對是個好東西。
然而扒開這些外表靚麗的東西往里面一看,卻發現真正懂操作的卻沒有幾個,以至于如今的奮進廠還只停留在造一些簡單的四葉槳和稍復雜的三葉槳上,技術難度大一點的高性能螺旋槳,也跟其他小廠一樣,只能望槳興嘆。
以至于那些相當不錯的蘇聯原產設備,更像是供人參觀的展示品,而不是真正用于生產的設備。
還有就是奮進廠的焊接技術也十分落后,除了電弧焊和氣焊外,奮進廠就沒有格外的焊接設備,饒是如此,大部分的焊工還對這兩種焊接技術沒有完全掌握,只能靠著為數不多的骨干時時督促、檢查才能完成手頭上的工作。
眼見如此種種,讓來之前無限憧憬的方哲,一下子就全碎了,以至于他不止一次的懷疑,奮進廠是怎么造出連法國人都贊不絕口的游船,以及能在重大任務中表現優異的389艦的。
簡直不科學呀!
“所以讓我說,你的東西還是留著,眼瞅著咱就快畢業了,等分配完工作,你在賣給技術實力強的大廠也不遲呀,這樣一來錢能多賣點兒不說,也不用理會學校那些死腦筋的嘮叨不是?”
看著方哲贊同自己的話,凌國強便適時的勸慰道,別人不知道作為方哲的好友凌國強卻十分清楚,因為出售制作的小零件兒,方哲承受多大的非議,所以他不想看到自己的好友在臨畢業之際,再來這么一次,那壓力實在不是一般人能承受的。
然而方哲卻搖了搖頭:“不行,等不及了,我哥他……他……他又賠了不少錢!”
說話利索的方哲提到他哥,就變得吞吞吐吐起來,總有種莫名的意味在里面,凌國強聽罷卻嘆了口氣,方哲的家庭情況他是知道的,家里并不富裕,上面還有個哥哥,初中沒畢業就被送到外省當了知青。
前兩年知青返鄉,回到了家里,卻因為身無所長,根本找不到工作,于是便想著去做點兒買賣糊口,結果卻不是做買賣的那塊料,基本上是做啥賠啥,搞得自己欠了一屁股債不說,還得方哲這個弟弟接濟才能活下去。
方哲上次買小零件兒給鄉鎮企業,就是他哥又賠了一筆錢,債主追上門兒,被迫之下的無奈舉動,顯然這次的情況也差不多。
所以凌國強并沒有追問,更沒有瞧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