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得不說,童援朝的一番話讓蒙建業很感動,他也堅信童援朝所言非虛,必然會一直堅守下去。
以至于蒙建業早就準備好的話,都沒辦法說出口,只能默默的沉吟著,思索著該怎么找個好臺階下。
“真不好意思,讓你為難了!”
童援朝自然是看得出蒙建業的進退維谷,于是笑了笑率先打破沉默,但接下來的話,卻讓滿心感動的蒙建業當場破功:“當然了,你剛才所說的留人的事也不是不能變通,畢竟奮進廠發展勢頭挺好,而我們所也想多一個成果轉換的渠道,配套的人員協助還是可以有的,就是不知道你們廠愿不愿意接受這種方式?”
聽了這話,蒙建業說實話,有些發懵,剛才覺得還有些形象高大的童援朝,忽然間就有種崩壞的感覺,TM難怪這貨信誓旦旦的談什么堅守,原來是在這兒等著自己。
童援朝說的方式別人不知道,可他蒙建業卻清楚得很,說白了就是一種變向的技術服務,由船舶機械研究所提供幾項成果,由你任意挑選,滿意的話就直接買回去,船舶機械研究所則提供人員和一部分科研資源協助購買方將成果轉化為效益,進而從中賺取成果轉化提成和服務報酬。
這套模式在西方發達國家很是盛行,很多在學校里取得成果的教授或者專家,就是靠著這套模式發家致富的,甚至有些人由此成為一些行業的領軍人物。
只是讓蒙建業沒想到,自己竟然能在八十年代的中國也能見到能把這套路玩得如此之溜的人。
“你這是什么表情?不會覺得我們科研院所就得裝清高,不食人間煙火吧?我們也是人,也得要吃飯,要不然人都餓死了還談什么堅守?
就像我父親一樣,他憑什么靠著一個連隊就能抗住美國佬兩個團兩天三夜的進攻?不單單是靠著一腔熱血,還有靈活多變的戰術,所以呀,凡是腦袋都要靈活,不然那不成二傻子了,還堅守個屁呀,額……我的話,你聽懂了嗎?”
似乎是覺得自己的節操有點不保,童援朝的語氣也有些訕訕的,對此蒙建業到不在意,因為在某些事情上他的節操早就沒了,于是點點頭:“聽懂了,不過我有些好奇,這辦法是你們想出來的?”
“不,是我們副所長想出來的,他前幾月剛去了趟美國考察人家的研究機構,發現人家成果轉換的效率比咱們強多了,回來后就想試試,可國內跟人美國的國情不一樣,所以遲遲就沒展開,結果你們廠一下子就砸下五萬買成果,所里一看……呵呵……”
呵呵之后,童援朝依舊呵呵,可蒙建業卻明白了,好嘛,他買人家的成果覺得占了大便宜,哪成想人家也把他當成了小白鼠,玩起了成果轉化的試點。
蒙建業還能說什么?只能哀嘆這幫搞科研的玩起套路,也是賊TM溜!
可腹誹歸腹誹,蒙建業對船舶機械研究所這般大膽的嘗試還是很欣賞的,就如童援朝所說,科研工作者也是人,也要吃飽飯,光靠那點兒微薄的財政撥款只能勉強的維持人員的溫飽,至于項目的研發根本無法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