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此焦大林也曾想著該怎么把這兩股不同背景的職工群體擰成一股繩,可嘗試幾次都不太成功,所以當郭懷勝說道這個問題時,焦大林也愁得直皺眉頭,最后只能無奈的嘆口氣:“唉~~還是缺少一個合適的時機呀!”
這是焦大林的真實想法,他總覺得就差層窗戶紙,就能讓借調過來的卓越廠職工們對奮進廠產生歸屬感,可這窗戶紙在哪里,又該怎么捅破,他卻有些找不到方向。
“要不再讓小蒙活動活動,那小子鬼點子多,說不定就能找個好機會?”郭懷勝幫著焦大林出著主意。
焦大林沉吟一下,旋即搖了搖頭,蒙建業拿到532艦的改裝訂單純熟是意外之舉,所以奮進廠同時開工聊天兩千噸級的船舶也就有了機緣巧合的成分。
所以這種機會真真是可遇不可求,絕不是那個人鬼點子多就能創造出來的。
于是焦大林在此嘆口氣,覺得這件讓人頭疼的事還是放在以后再說,就準備換個話題,便在這時幾個人匆匆走過來,為首的那位黑眉毛、大眼睛、高鼻梁的外國人正是埃及方面派駐在奮進廠的監造官,穆罕默德·賽爾卡海軍中校。
此刻他正手舞足蹈的嘰里咕嚕的說了一大堆的東西,看樣子很急,但聽得焦大林和郭懷勝卻一臉的懵逼。
好在賽爾卡身邊跟著翻譯,兩人這才聽懂,原來是賽爾卡接到國內消息,讓他通知奮進廠盡其所能的把532艦的改裝工程提前。
對此焦大林和郭懷勝很是不解,要知道埃及方面在合同里已經把工期壓縮到一年零兩個月。
比照奮進廠承建的兩千五百噸的散裝貨輪的一年零七個月的工期足足少了五個月之久。
或許有人會說,散裝貨輪是新建,而532艦是改裝,工期長一些很正常。
如果是民船這么說無可厚非,問題是532艦是軍船,執行的標準照比普通的民船要高得多得多,所以工藝的復雜程度也就相應的提高,因此改裝的時間也會不受控制的變長。
正因為如此,往往看似簡單的軍艦改裝,其工程量不比建造一艘民船要少多少,所以532艦的一年零兩個月的工期已經是奮進廠能夠達到了極限了,卻沒想到埃及方面還要把工期壓縮,這就讓兩人很是為難。
尤其是擔任中方監造的郭懷勝,忍不住問道:“賽爾卡先生,為什么要壓縮工期?”
“這是埃及總參謀部給我的指令,我也只是奉命行事!”
賽爾卡自然不會說以色列的“巴拉克”Ⅰ型防空導彈已經成功裝備了他們的薩爾4.5型導彈艇上。
并在前不久與駐扎地中海的美國海軍第六艦隊的演習中大放異彩,直接就讓前去觀摩的埃及總參謀長急出了紅眼病。
回國后立即就給負責正在中國的賈內德發了道不容置疑的指令,要求他立即聯系中方,讓他們盡快完成532艦的改裝工作。
這些內幕,說實話連賽爾卡自己都覺得臉紅,不就是個臉面上的事情嘛,有不當飯吃,犯得著急成這樣?
可上級的命令不可違,賽爾卡也只能硬著頭皮執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