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改革開放伊始的1978年便與瑞士的蘇爾壽公司展開合作,引進船用二沖程十字頭低速柴油機生產許可證。
從而解決了國內低速柴油機的不足的困境。
然而時過境遷,相關的技術轉讓協即將到期,而當年簽訂的合作意向的蘇爾壽公司已經被德國的MTU公司收購,所以這次訪問團到歐洲,除了學習先進的造船技術外,最重要的是要和歐洲的柴油機生產廠家簽訂新的船用柴油機技術轉讓協議。
而作為船廠代表,除了參加談判和技術審核外,自然也有好處,那就是有相當大的幾率成為新柴油機技術轉讓協議的試點單位。
若是別的設備倒也罷了,可這是船用柴油機,船舶核心動力之一,掌握了它就等于掌握了船舶生產的命脈,其價值何止兩千萬,兩個億都不止!
所以蒙建業就當沒聽見秦教授故意擠兌的話,端起小桌上的咖啡,悠然的靠在椅背上,喝了一口,旋即一臉滿足的贊道:“都說外國的咖啡好,讓我說照比咱們國家的茶水還差了點兒味道,秦教授,您說是不是?”
“我覺得咖啡也不錯!”
“各有各的味道。”
“你們廠還是承接軍艦吧。”
“一艘夠了,再說了,動力方面的問題我也略知一二,這次正好長長見識,提升下水平。”
“你不是學船舶結構的嘛?怎么又懂動力了?”這下輪到秦教授不淡定了,蒙建業的學歷情況早就被他摸了個底兒掉,要說怎么造船,秦教授相信蒙建業是個好手,可船舶動力,拜托,你中專里學過?
“夜大,夜大!船舶總公司在臨海開設的夜大!”
面對秦教授的質問,蒙建業可謂是臉不紅心不跳,更何況蒙建業這次還真沒胡謅,早在兩年前船舶總公司在臨海開設夜大時,他就報名了,當時選的專業就是船舶動力。
之所以選擇讀夜大,并不是蒙建業真的趕時髦,去充電,而是單純的想給自己上一層保護色,要不然那天他一激動,把金手指隨便亮一亮,還不得嚇得女人驚叫,男人沉默呀。
這不,今天這層保護色就用上了。
秦教授一聽是夜大,便一臉恍然的點點頭。
自從改革開放以后,夜大作為高等教育的補充,在全國迅速發展起來,有不少人就是通過讀夜大獲得大學學歷,從而圓了自己的大學夢。
當然剛開始時夜大的確能學到不少干貨,可到了后來夜大就逐漸流于形式,學歷的含金量也大不如前。
不過八十年代夜大還是很吃香的,于是秦教授微微頷首:“既然如此,看來我把你搞來還真對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