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孔華,我真不知道該說他什么好!”
當蒙建業和秦教授來到那個孔華曾經帶隊考察過的奧地利曲軸生產廠,一番參觀后,秦教授臉色有些會明會暗,一聲長嘆更是帶著難以言喻的復雜感情。
要說孔華在工作組會上說得錯了,那到真沒有,畢竟這家名為MOTOL的大型船用柴油機曲軸生產廠的狀況的確很不好。
時至今日這家曲軸生產廠已經停產快三年了,內中的設備老化也是事實,平均壽命都在二十年以上,甚至那臺專門負責冶煉曲軸毛坯的冶煉爐還是二戰前的產品,距今差不多有四十年。
這倒罷了,關鍵是這些設備有一大半兒都存在不同程度的故障,甚至一些損壞的還很厲害,就比如說那臺負責毛坯鍛打的水壓機,里面的核心部件就損壞的很厲害,雖說談不上報廢,可想要它重新投入使用,必要的二次投入是免不了的。
類似這樣的設備還有很多,畢竟這里已經停產將近三年,由于缺乏必要的保養,很多設備的狀態都非常差。
可盡管如此,MOTOL公司報價還是原有設備的六成,這是什么概念的,就是說這個價格相當于一般的二手設備的報價,很明顯是獅子大開口了。
但要說MOTOL公司的曲軸生產設備全都一無是處,也不盡然,盡管設備老舊,可通常這樣的超大型部件兒的加工設備使用壽命往往都是三四十年,哪怕超過半個世紀的都很常見。
就拿中國第一臺萬噸水壓機來說吧,從建成到退役,歷時將近半個世紀,所以說MOTOL公司的曲軸生產設備少說也有一二十年的使用壽命,就算年頭最久的冶煉爐,如果維護得當的,再用十年也沒問題。
更何況作為曾經的大型船用曲軸生產廠,MOTOL公司有著相當完整的產業鏈,無論是曲軸的冶煉、鍛造、加工都可一體化完成,完全可以稱得上是“一條龍”服務,從這方面來看,引進的價值還是非常巨大。
如此關鍵的問題來了,孔華作為北方某大型造船廠的負責人,難道他就不知道這些曲軸生產設備的優缺點嗎?
他當然知道,可正因為如此,他不得不做出最保守的抉擇,別說是他,就算是傅光啟親至,也只能搖頭放棄。
無他,關鍵還是錢。
國家還不富裕,外匯更是緊張,所以每一分錢都恨不得掰成幾瓣兒花,這樣的情況下自然要盡可能購買那些狀態良好的新設備,如此才對得起那寶貴的外匯。
若是反過來,花了幾千萬美元買了一些二手貨不說,拿回來還要投入一筆巨資重新修復,試問那些審批撥款的領導會怎么想?到時候一個敗家子兒的罵名絕對是跑不了。
所以在當時的工作組總結會上,當孔華把詳細的情況介紹完后,哪怕傅光啟臉色有些動容,可最后還是同意了孔華的建議。